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12/18/016291.html

等待处理…

传统文化进校园 薪火相传正当时

非遗传承系列推广活动走进天马学校

点击量:2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本报讯 12月12日,由市文广体旅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都江堰市非遗传承系列推广活动”走进天马学校,为近千名师生带来50个非遗项目的图文展板展示以及灌县木雕、传统拂尘、鸡公车制作技艺、草木合香、百草染、传统竹椅技艺(马椅子)等非遗项目的现场展示,让师生在体验中赴一场非遗文化之旅。

“制作青城茶染时,先要用汤料进行扎制、点缀……”现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们纷纷为学生们讲解非遗项目技艺、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在灌县木雕上拓印、挥一挥苍劲古朴的拂尘、感受一番推鸡公车的乐趣……师生们在体验中了解和感受非遗文化。通过活态展示、现场体验及图文展览,活动展示了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有效地推动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六年级学生王芯怡说:“非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艺术设计素材,可以延伸我们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以后我会多了解非遗文化,向更多人宣传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灌县草木合香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高攀也带来了自己亲手调制的香,并现场指导大家闻香、识香,她说:“我希望把这项非遗文化传播给更多人,让大家了解传统制香技艺的魅力。我会继续传承好这项非遗文化,并在传承中创新和汲取力量,让自己成为赓续非遗文脉的星星之火,让我们的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最后还开展了青城武术讲座。

据悉,我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项、成都市和都江堰级非遗项目共计43项。此次非遗传承系列推广活动将持续至12月31日,通过教育课程、亲身体验、专题讲座和展览等多元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单位、学校、广场、社区等不同场景中。

近年来,市文广体旅局针对非遗进校园传承活动,累计开展上百次,覆盖学生上万人次。目前,全市中小学学校作为成都市级非遗传习基地的有2所,同时传承人在东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大专院校特设传统木雕、青城武术等课程。市文广体旅局正在与高校洽谈合作,研发非遗文创相关产品,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接下来,市文广体旅局将继续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互动活动,增强全民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强化文化传承意识,形成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保护者的理念,以确保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保存和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实习生 张家喻 文/图)

上一条:李知远:提灯引路 育梦成光
下一条:以培促学提能力专家教你开启整合式教育对话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