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堰到高原,从岷江之畔到溜溜跑马山,自2023年都江堰市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对口支援康定市以来,对口支援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优势、激发潜能,展现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他们远离家乡,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康定市的各项工作中,为康定市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提升等工作倾情倾力。他们的付出,赢得了康定市干部群众的点赞。都江堰市委组织部、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专栏,展示对口支援干部人才在康定市的工作点滴,以及与康定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支教老师李知远,一起聆听她的故事。
捧着一颗心 浇灌高原花朵
2023年8月,李知远赴甘孜州康定市实验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学校委以重任,但家长得知支教老师当班主任,心生疑虑:“支教老师只待一年,会用心教孩子吗?耽误了孩子怎么办?”当质疑声传至李知远,她没有过多解释,只微笑说了一句,“行动胜过语言,还请大家往后看。”
面对49名一年级新生,从提高孩子们诸如系鞋带的生活技能,到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李知远既有姐姐般的亲切,也有着妈妈般的关爱,她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打消了所有的质疑,成了孩子们天天挂在嘴边“最爱的人”、家长心中“最信任的人”。一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家长联名上书和康定市教育局极力挽留,以及家人支持下,2024年7月,李知远向都江堰市教育局申请延长支教一年并获批,继续为孩子们领航。
在教学方面,李知远带去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那就是注重孩子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如何把严谨的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李知远的“功夫”都在课外。“我把每一堂课都视为公开课。”对自己有了高要求之后,李知远的“备课”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她杜绝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进行教学改良。
比如教孩子们认识“长、宽”,她启发孩子从认识教室内物体入手,黑板、顶灯、扫把都成了学习工具,答案“色彩缤纷”。“从教室前面的那面墙到教室后面的那面墙之间的距离就是教室的长”“从有门的那面墙到对面有窗户的墙之间的距离就是教室的宽”“老师,我们可以手拉手来量教室的长度,还可以用扫把来量”……尊重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孩子们成为“主角”的课堂上有“争吵声”、欢笑声和掌声。孩子理解数学名词后,她再总结:“用不同测量工具,结果可能不同。”
李知远把这套教学总结为:“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析、析中悟、悟中得。”久而久之,孩子们不仅喜欢数学,更会学习了,而且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教育教学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期末过程性评价平均分高于同年级平行班,班级在多项比赛中名列前茅。
这样的老师,谁不爱呢?所以才有了第一年支教结束家长联名上书的诚恳挽留。家长代表高晓美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们的幸福,是家长们的幸运。”
带着满腔情 奉献古堰智力
教育家于漪在谈及教育家精神时提到:“信仰是教育者的灵魂。”李知远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对她而言,为信仰奋斗的过程本就是幸福,吃苦更是对信仰的磨炼,是一种财富。因此,面对高原简陋的生活条件、高原反应以及特殊生源,她未曾退缩、毫无怨言,而是满怀热情与爱心,投身于这份崇高事业。
李知远在康定实验小学除了班级管理和教学,还做好“传帮带”工作。她不仅积极参加校内和各级名师工作室组织的教研、赛课活动,还为教研组老师出谋划策、分享教学经验。同年级教师费志花与她交流较多,从课堂纪律管理到教学方法提升,李知远知无不言。2024年上学期,由李知远指导、费志花执教的《填数游戏》在四川省余伶俐卓越校长工作室2024年春季学期、“夯实基本功 行稳育人路”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说课标”教学技能展评活动中获得市级第一名的好成绩。费志花感谢李知远的无私帮助,她说:“李知远老师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每次学校活动、班级活动她都激情飞扬;一次次的教学教研活动,又给我们分享很多具有实操性且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学经验,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好伙伴。”
“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去做我们可以做好的事情。”李知远每天和时间赛跑,她想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今年6月,在学校的推荐下,随同甘孜州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到甘孜州海拔最高、最边远的石渠县送教,分别在四所学校上了四堂课,参加了四场座谈会,引发强烈反响。她说,“想把都江堰教学的先进理念更多地分享出去,也想充分展现都江堰市支教教师的专业素养。”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李知远的踏实勤奋、无私奉献得到都康两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康定实验小学校长扎西卓玛给出这样的评价:“李知远老师是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班妈妈’,踏实认真、细致入微、方法多样,她的努力卓有成效、极具示范意义,尽显教育者风范。”
李知远能在康定安心支教,这背后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李知远的父亲曾参与康定新城的建设,初赴康定时,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好好工作,把人家的娃娃教好。”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语言,成为她努力工作不竭的源泉。远离丈夫、孩子,周末的时候李知远喜欢爬山,她说她喜欢康定,喜欢户外运动,在登高远望时总有感悟,“只有攀爬到高山,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体验。”她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不断拓展的人生格局,让她如一个发光体,照亮他人前路,助力温暖前行!(本报记者 缪英 文/资料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