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保障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内众多企业的用电需求,我市于2021年4月积极启动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110千伏干河子变电站项目,于今年2月中旬正式投运,切实保障了企业用电。
变电站实现智能化控制
集装箱般的110KV二次设备舱、柜式林立的GIS开关设备……2月21日,当走进110千伏干河子变电站内时,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变电设备让记者看得眼花缭乱。“变电站,其实就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为了揭开变电站神秘面纱,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部主任农情革通俗易懂地向记者介绍道。
农情革表示,新建的干河子输变电工程通过采取优化实施方案、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等方式,克服了施工环境差、作业风险大、工期紧张、地方协调等重重困难,工程工期管控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该项目也是岷江公司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输变电工程,本期新建主变压器容量为63兆伏安,110千伏线路39.93千米。农情革深感干河子变电站在都江堰投运是岷江电网由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迈出的坚实一步,他说:“变电站实现了信息数字化和标准化,具备采集自动化和远程操控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本无须人工值守。”
据农情革介绍,干河子变电站二次设备间信息交换已实现网络化,变电站整体上采用三层两网结构,站内各设备采用光纤和网线通信,不仅大大减少了控制电缆,站内信息高度标准化、实现高度集成与共享,其中35千伏开关柜采用充气柜,节约了占地面积实现了低碳环保要求。他指着110KV二次设备舱说到:“这就像人的大脑,它负责所有设备数据、信息的汇集和处理,一旁的GIS开关设备就像我们以前的刀闸,现在完全不需要人工去开关,实现了远程智能化控制。”
“对于运行管理,我们也是实现了自动化。”农情革自豪地说。据他介绍,变电站采取智能告警及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决策、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和程序化控制系统等自动化系统,既减少了运行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电网高质量运行。用农情革的话说就是:“我们采取‘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简洁适用,创新优化、节约资源’的设计理念,以高要求设计标准,使用国内一流电气设备,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其实就是为了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站为企业用电护航
“轰隆隆……”步入位于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的成都市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而机器能够不断运转,自然离不开电能保障。看着生产线上一圈圈炙热的高速线材由冷却到运输,再到打包成捆,成都市长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依春高兴地说:“高效生产离不开都江堰市提供的优质电力保障,干河子变电站的投运更是确保了我们技改项目用能,保障整个项目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营销部主任陈春林看来,干河子变电站的建成投运,不仅为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创造了宽松的用电环境,更是为岷江电网提供了新的下网关口,进一步优化了岷江供电公司都江堰黄新供区电网结构,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他说:“这是一座通过都江堰市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高效联动而顺利建成投运的变电站,其主要意义除了满足现在已经建成的长峰钢铁集团和在建都钢集团两家省重点钢铁产能置换项目20万千瓦的用电需求,还改善了都江堰市110千伏电网结构,进一步提升了供电保障能力,改善电能质量,助推了整个都江堰区域工业经济的增长,也为地方‘双碳’目标落地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
据悉,目前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内共有523家企业,除了长峰和都钢集团,雅泰建设、恒创纤维等企业用电量也颇大,而干河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投运,切实强化了该功能区的企业用电保障、优化了用电结构,解决了重点项目的用电问题。
据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营商环境工作部副部长何翔介绍,为促进干河子110千伏输变电项目顺利竣工投运,功能区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企业生产要素保障专班,全力协调企业生产能源要素保障问题。何翔说:“这个项目由于线路较长、跨越和协调事项较多,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天马镇、奎光塔街道等镇街都很积极配合,切实保障了项目的建设进程和投运计划。变电站的投运为长峰、都钢项目提供了电力供应,保障了高额投资的长峰和都钢技改新项目顺利投产,预计将实现240万吨钢材的产能置换。不仅为建设绿色工厂提供了保障,也极大地优化了我们的电力营商环境,为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功能区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