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安装好了新的变压器,我们居民和游客现在再也不担心负荷太大用不起空调了!这真是要好好感谢你们给我们提供的高效服务。”2月21日,玉堂街道三溪社区居民高文友拉着前来复查用电情况的国网都江堰市供电公司员工连声道谢。在他看来,电能“放心用”了,这是他和邻居们收到的最棒的一份“新年礼物”。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民宿兴但用电难
高文友家的民宿就坐落在溪边上坡处。见到记者到来,他热情地带着大家参观自家民宿。随手按开茶房区的照明灯,高文友高兴地说,现在用电再也不愁了。“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复查时帮我算过,高峰期我这个民宿所有电器都开启时,大概负荷是20千瓦,完全没问题的。”高文友居住的玉堂街道三溪社区4组,就坐落于青城山北麓与赵公山交汇处的峡谷中。“山高林密”是它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三溪社区凭借其独具特色的飞泉、溪流、森林等自然资源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该区域也被冠以“小九寨”的美称。“我家是2009年开始开民宿的,当时算是我们这片比较早的。然后近两年,我们组陆陆续续又新增了15家民宿。民宿增多后,大家明显感觉到了用电变难了。”高文友告诉记者,遇到夏季接待高峰期他家民宿18间房基本都是客满状态。而民宿里空调、冰箱、电灯、热水器等所有设施全都靠电。从去年开始,用电没保障渐渐成了他们做生意的“拦路虎”。“遇到用电高峰时,这个电压就不稳,灯就一直闪,空调、冰箱纯粹启动不了、用不了。但是,我们这个山旮旯头,又不通天然气,烧水、做饭全都靠电。客人来了,洗澡洗不了,空调没法吹,怎么会没意见嘛?这个用电难问题的确成了我们发展民宿产业一个‘卡脖子’的问题。”
新投运再妙分流
“要让老百姓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把民宿搞起来增加收入,需要电力部门大力支持。”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年12月中旬,三溪社区负责人找到了国网都江堰市供电公司玉堂供电所。在得知三溪社区部分居民面临用电难问题,当天,玉堂供电所副所长孟刚就和同事一同前往三溪社区查勘用电状况。“三溪社区四组、五组、六组共用一台容量为80千伏安的变压器,以前是基本能满足上百户居民的日常照明和生活用电的。但当地新增15家民宿后,这一个变压器就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需求了。”据孟刚介绍,在实地查勘了解后,玉堂供电所及时将情况向公司汇报,公司立马按照办电“三零”“三省”的要求为增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迅速安排查勘测绘、物资调配等工作。“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10千伏沿中线三溪村四组新立12基电杆,新投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展放大直径铜芯电缆680米。同时,对原来这个80千伏安的变压器进行一个用户分流,缓解它的负荷压力。”孟刚告诉记者,由于交通受限,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不能到达的情况下,施工人员硬是通过肩挑背扛的方式将电气设备和施工工具运到作业现场,并采取人工挖坑立杆的传统方式解决施工难题,终于在今年2月初顺利完工。“现在分流后的老变压器的容量加上新增变压器的容量,完全能支撑未来三年该区域发展用电需求。”
用真情促服务优
采访中,高文友和邻居们不止一次笃定地告诉记者,“有了可靠的电网和充足的电能,依托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我们这个小山坳也能变成‘金窝窝’!”这份信心的背后正是国网都江堰市供电公司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将“全心全意服务好每一位客户”的服务理念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一直以来,国网都江堰市供电公司坚持在强化电网支撑、服务市场主体、畅通服务上狠下功夫;不断深化政企服务,主动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保持沟通,定期开展用电需求调研,建立重大项目供电服务绿色通道;密切关注项目实施情况和用电动态,结合区域电力布局、电力需求特点,量身定制供电服务保障方案;多角度全方位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服务环境。“今年,公司将聚焦‘供电可靠性’,围绕都江堰市奋力构建‘五大新城’、精准推进科学复兴的战略部署,在绿色工业、天府好水、旅游康养、乡村振兴等重点产业发展方面加大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据国网都江堰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将加快推进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李冰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新增用电项目。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对企事业单位用电设施、线路进行细致问诊,重点查看变压器、配电柜、开关、线路等用电设备设施,以“把脉式”服务,给企业生产吃下“定心丸”。同时,全面实行24小时应急抢修值班,采用“双条腿走路”和“立体式作业”的工作模式,提升配网故障处理速度和处理质量。充分发挥电网企业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