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07/31/015778.html

等待处理…

为都江堰的“堰功”作传

点击量:14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地方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不断凸显。随着时间的演变,考古遗迹的发现,给地方文献的丰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这得益于地方文化发掘者的持续努力。

春天之时,我到都江堰参加文学活动,遇到文史专家王克明老师。此前,我在网上和王老师多有交流,他出版的几种作品,我都有收藏。当我与王老师见面时,他就送了我一册《〈历代都江堰功小传〉续注》(巴蜀书社2024年1月版),这本书是成都历史文化精品丛书之一。

这本书是王克明、王燕飞利用库存清末纪传体史书《历代都江堰功小传》,深研历代都江堰灌区治水有功人物事迹,着手编撰而成,延续了历史文脉,让古籍更具普适性与可读性。同时,他们还根据最新发掘的史料,对原书中的错讹进行了订正,让这部“堰功”档案更加完备,也填补了都江堰历史文献的不足。

何为“堰功”?学者潘殊闲在《千年古堰的守护功臣 百年作者的赓续礼赞》一文中说,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成都水利同知钱茂先将历代治堰有功者三十余人,请列主入祠;后又奉四川总督王人文之命,广为搜集考校,编纂自开明至清末共100位对开凿和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有重要功绩与贡献的人物,名之为“堰功”。当然,对都江堰有贡献的人物很多,这本书所记录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些“堰功”包括:大禹、开明、李冰、李二郎、王叕、文翁、崔瑗、高俭、白大信、韦德、张武、刘易从……但很多“堰功”的功绩,是阅读之后才有所了解的。比如魏了翁,我们知道他是宋代大儒,藏书丰富,为官清正,却不知他在眉州任职时,解决了蟆颐堰水患严重的问题。再比如明代的四川按察司佥事、提督水利卢翊,总结元代以后“以铁治堰”失败的教训,同时听取民意,反复比较,决定恢复李冰父子古法治水,疏凿都江堰。这也说明都江堰的维护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与历代“堰功”的探索是分不开的。此外,除原书中所记录的“堰功”之外,作者还续增了1912年至1978年的“堰功”代表人物。这不只是对都江堰的“堰功”继续关注,更是都江堰水利史的另一种记载方式。

阅读这本“堰功”小传,如果不是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熟悉,是很难想象他们对都江堰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虽然每个“堰功”的介绍都很简略,却凸显出他们对都江堰的价值与意义。若是用今天的报告文学来写的话,恐怕这将是一部十分厚重的大书。

然而,修建或维修都江堰的能工巧匠却不在这个名单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跟人们对工匠的态度是有着极大的关系的。比如说都江堰的岁修,有多少工匠的付出,今天是很难做出详细的统计的。也正因如此,不能不佩服民众对都江堰的贡献。

读这丰“堰功”小传,可以看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离不开众多都江堰维护的参与者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在今天,我们更有理由记住这些“堰功”。(朱晓剑)

上一条:妩媚的西街
下一条:古城诗韵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