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应邀参加首届“四川乡邦文献展”座谈会。谈到乡邦文献在弘扬在地文化方面的作用时,我认为当下的作家通过乡邦文献挖掘地方史料,传承本土文化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由此,我想到了赵志伟送我的《石羊故事》(中国华侨出版社2022年10月版)。此前,我也多次买过和都江堰市石羊镇有关的文献资料。
这部《石羊故事》分为岁月史话、乡中群贤、蜀芎源流、青城名宦、乡间遗韵、乡音杂记等篇章,既涉及人文历史,也包括地方物产,更有着作者的观察与记录。这些内容呈现出作者对乡土文化的关注。正如作者在《乡愁犹如一座金矿》里所说:“石羊镇曾经是一个古县的驻地,也是沿袭历史遗存下来的行政、经济、文化齐集的地方。”同时,“传承乡土文化,滋养农旅风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
确实,近年来提出的乡村振兴、农业旅游都离不开乡土文化的支撑。在我创作的关于乡村振兴的作品中,对此也有较多的注意。之所以这样,就是源于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一旦丢失了,就难以再找回曾经的旧风光。
赵志伟对石羊镇的人文历史进行打捞,是基于喜爱乡土。正是源于对故乡的热爱,这才有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根溯源,厘清了许多史实,比如吕大防担任青城县令往事,杜甫、赵抃、丁宝桢、张大千与石羊的故事。不仅如此,从石羊走出的名人也有多位,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感受到石羊的文化底蕴深厚。此外,对川芎的记录,让我看到当地流行的川芎文化。
注重地方文脉的流传,从而挖掘出独特的乡土故事。这样的工作艰辛而有趣。我曾到石羊镇采风,但那时没有和赵志伟结识,要不,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即便是听一听石羊的老龙门阵,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吧。
这几年,我也在注意成都城区周边的乡镇、村庄、社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来自个人的回忆录、日记、诗词、摄影等内容,丰富了我对乡土的认识。这些内容常常不是从网上得到的,而是逛旧书摊或者去实地踏访所得。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意义”不大,却在撰写乡土文化时多了依据和参照。我想,赵志伟挖掘石羊的故事,大致也是如此。
阅读《石羊故事》时,我的眼前会浮现出作者奔波乡野考察、寻找人文故事的场景。确实,这样的寻访表面上看似一件很“傻”的事,常常换不来名利,反而要付出许多。却因有了对故乡的热爱,这些“辛苦”自然就可被理解了。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乡村的面貌、故事也在迅速消失。像赵志伟这样认真扎根在当地,持续打捞石羊文化,说是抢救性挖掘,也是不过分的。这样的工作却因传承文化而有了新意义,即是石羊文脉的传承。正如作者在编后语中所言:“我们一起努力为镇史立传,讲好家乡的故事,让子孙后代不忘前贤,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家国情怀,传脉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历史性意义。”
(朱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