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4/18/013559.html

等待处理…

普特融合 温暖同行

——友爱学校普特融合让特殊儿童
感受更有温度和质量的教育

点击量:39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4月12日下午1点,友爱学校五一班教室的融合课堂上传出欢声笑语,热身活动“大风吹”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拼图万象组合”则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促进沟通与交流。唐氏儿童、13岁的叶锦康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背诗词。

“他很棒!”同学们这样评价他,“他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得到老师和小伙伴们的肯定和鼓励,叶锦康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让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互为成长资源

“融合教育不是指特殊儿童单方面融入和受益,而是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他们互为彼此成长的资源。”五一班班主任老师易华林说,普通儿童在与特殊儿童交往中,也能充分感受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学会包容和关爱。”

在叶锦康同桌曾曼妮看来,叶锦康和普通同学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有点慢”。“有时候老师说翻书翻到多少页,他不能很快找到,我会帮他翻。”曾曼妮观察到,叶锦康学习很认真,积极性很高,有时候还会让自己给他布置一些作业。劳动时,叶锦康也是最积极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孩子能有今天的表现,家长黄女士倍感欣慰。刚出生时,叶锦康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经过长期专业的康复训练,叶锦康的语言、认知和感统等能力有非常大的提升,规则意识、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等社会化技能也有很大的进步。如今,叶锦康的学习方式是:普通班+康复训练班。每天下午3点从友爱学校放学后,他再进入康复中心康复训练两小时。

五三班的郑浩然今年12岁,他也是一位“唐宝”。课间休息,他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斗鸡等游戏,不亦乐乎。回教室的时候,同学李溯洋和他有说有笑并手牵手。李溯洋“吐槽”:“郑浩然是个大胃王,每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都劝他要少吃,可是他不听。”尽管这样,并不影响彼此之间的情感,同住小区的两人是好朋友。

用“平常心”让特殊特儿童感受有温度的教育

“是怎样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接纳特殊孩子的不一样的?”易华林笑着说,从一年级开始,她就告诉班级的小朋友以及家长,“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和我们有些不一样,可能需要我们的帮助。”就这样,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之下,同学们渐渐习惯并接纳,“哦,他们原来就是这样的。”

在易华林看来,叶锦康这五年变化很大,比如最早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老师教的内容记不住,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到他那无辜、幼稚、困惑的眼神,我的懊恼和挫败感一下子就消失就了。”

易华林介绍,记得一次,叶锦康在语文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课后她把他带到办公室耐心开导、鼓励他,并与他约定以后好好听课。这样的一次谈话也确实有了效果,在之后的课堂里,叶锦康上课纪律比以前好多了,很快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古诗词。

融合教育,不仅需要得到学校、政府部门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从2015年开始,市锦康唐氏综合症残疾儿童助残服务中心就在友爱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每周三的融合课从未间断。2018年,该中心融合教育项目获得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扶持至今。通过融合教育项目的执行,该中心已经探索出一套围绕特殊儿童学习生活目标,以“差异化”理念传递为核心的儿童康复、教师激活、班级氛围营造及家长支持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

据悉,友爱学校建成于2009年9月,是在中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关心指导下,由爱心企业、上海市总工会等出资赞助,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援建的全国唯一一所残健融合全纳式九年一贯制的教育学校。迄今,已有150名残疾儿童在校随班就读。学校校长程源雷介绍,学校倡导“友善关爱”,给生命温情的陪伴;倡导“自强超越”,给学生奋进的力量。融合教育,不仅是一种让特殊儿童上学的教育方式,也是让所有孩子的个体差异都能被尊重、被看见的教育理念,希望更多特殊儿童能走进普校,享受同等优质的普通教育。

融合教育既是残障儿童融入社会的起点,也是社会大众了解残障群体的途径,它的根本理念是——将残障视为一种社会多样性。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共231人,采取就近分区的原则就读。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实习生 杨蕊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聚焦残疾儿童康复与教育共建共享全龄友好包容社会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