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4/11/013508.html

等待处理…

笔尖上的都江堰

——评刘建华《岁时都江堰》

点击量:34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和许多选择定居都江堰的人一样,在这里居住的时日多了,就再难爱上别的地方。你会慢慢爱上这里清晨薄雾中的诗意,这里黄昏中温婉的时光,这里的得天独厚、水系密布、江水绵长。诗人刘建华更是推出一个“三遗都江堰”系列,来表达他对都江堰的深情与偏爱,我把这个系列称为——笔尖上的都江堰。

都江堰的自然笔记

《岁时都江堰》是一本散文集,以二十四个篇章缓缓书写都江堰的节气变换,为都江堰量身打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自然笔记,带着浪漫的诗意、蒸腾的热气,如春风拂柳,水暖春江,细腻、跳动而静美。比如小暑,他这样写道:

整个春天,大地承享着苍天赐予贵如油的春雨,加之立夏以后,先是梅雨缠缠绵绵,而后汛情纵然始发,整个川西坝子的身体里本来就凭借着“伟大的世界水利工程都江堰”蓄积了丰沛的地下水,而更加充盈泽润。湿漉漉的成都平原,万物竞相勃发生长,草木、庄稼由嫩绿、浅绿一路豪情万丈,一直到翠绿、深绿、墨绿。

这样的小暑有谁能够抗拒她的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小暑独特的美,刘建华用诗人的眼睛发现这份美,以雄厚的笔力书写这份美,当然也自我沉醉于这份美。关键这是实打实的美,毫无夸张的川西之美,用摄影术语来讲,就是:未施粉黛,不带滤镜,更未美颜。

作者笔下的永寿田园、壹街区等地也是我常去的地方,在这一点上,我佩服刘建华细腻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书写都江堰节气如此细微的变化,这需要耐心、眷恋之心,拥有了这份给了都江堰的心,才能如此不间断地坚持为她书写,为她描摹。

过去岁月的温暖回忆

如果说文字有自己的底色,刘建华笔下的都江堰无疑是冷色调的绿色系,嫩绿、浅绿、墨绿,深浅不一。除了冷色调的绿以外,这本书还有一个明显的色系,这就是作者童年的暖色调,这些童年岁月的文字带着煤油灯的温暖,记忆已然变成了风,或者暗黄,或者淡黄,暖暖地向读者扑面吹来。比如童年岁月的“小寒”,作者这样写道:

妈妈总会绞尽脑汁拼凑起八九样东西,在一个叫鼎罐的锅里慢慢熬。等待一锅腊八粥出锅的时候,是一个漫长的心智“熬炼”。当妈妈打开锅盖的时候,腊八粥的香味随着文火的侍候,越来越浓,弥散在整个密不透风的土胚墙房子里,那香味只能顺着“猫耳洞”一样的烟囱和烟气飘向黑暗的山湾湾,仿佛向湾里人炫耀着满满的殷实和幸福。

书中有大量篇幅是关于作者童年的回忆,文笔细腻,情节丰富,细节回味,令回忆的色泽格外温暖。这些回忆大多都与母亲及农事相关,在整本书中起到了放慢节奏、增加细节、沉淀氛围的作用,这些温热的细节就像咖啡上那层白色奶沫,缺之不可。这些带着童年暖色调的细节回忆,正好与作者的现在形成强烈呼应与对比: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老家与新房、童年与中年、回忆与当下,暖色调与冷色系相互参差,相互交错,时光荏苒,岁月更替,光线变换。如果是一部影视纪录片,大概,导演也会把色调用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色系。同样,细节的充实让这本书有了带着温情与温度的阅读体验。

岁时更换的传统诗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春分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生。三候,始电。”频繁出镜的还有《诗经》《礼记》《庄子》《说文解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历书》《尔雅》等等,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关于节气的古诗词、古典籍中的物候语,旁征博引,兼具诗意与古典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化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从今天工业文明的角度回看,不得不承认,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作息对人的心灵起到了深度滋养作用。直至今天,乡间田园与农家小院仍然承载着现代人的诗意梦想与寄托。中国历来就是诗歌的国度,这本书中用到的节气物语,再一次让古人的诗意与智慧和读者见面,在审美上是优雅的,同样也是传承的、勾起回忆与焕发诗意的。

诗人的浪漫情怀

诗人都有一双不一样的眼睛。他们更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常被人熟视无睹的美,他们内心温热,所以沸点与泪点都比常人低。除了古诗词,刘建华在书中还引用了许多现代诗,国内的、国外的,被大众广为知晓的、圈内人知道的,等等,比如香奴的《大雪帖》,泰戈尔的《萤火虫》,野口米次郎的《向日葵》,罗伯特·勃莱的《冬天的诗》等等,无一不表明他具有的一颗浪漫诗心。正是这颗诗心,给了刘建华热爱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寻常中隐藏的诗意,写下都江堰岁月中的种种柔情。当然,同样可能因为是诗人的原因,有些地方抒情过于强烈,削弱了文本效应,就如作家蒋蓝所言“他有时过于追求美文的‘抒情效应’,这反而削弱来陈述过程、描述细节的美感”,但瑕不掩瑜。

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风靡中国的《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极致的热情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而刘建华对都江堰具体而细致的爱,则成就了这本《岁时都江堰》。如果有一天,都江堰需要拍摄一部四季变化的纪录片,拍摄一部影像版的《岁时都江堰》,那么,这本书无疑就是最好的解说辞。(辛夷)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与罗涛聊诗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