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4日,全市2023年综合应急演练在龙池镇举行。此次演练旨在切实加强全市综合应急救援工作,全面提升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实战能力,有效防止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部门之间应急救援协同作战能力,普及自然灾害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应对能力。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左光磊现场指导,我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洋任演练总指挥。
“今日13时28分,因龙虹自然保护区无人区发生3.9级地震,导致紫坪铺水电站周边山体塌方,塌方致使蒲家山大桥道路受阻,受落石影响一辆运输危化品(柴油)的车辆受损……”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处置“道路塌方及危化品柴油泄露”的各抢险队伍第一时间集结并奔赴现场。据了解,本次综合应急演练模拟地震灾害、事故灾难应急的实际情况,同时展开3个大类的演练科目。演练内容包含灾情报告、组织疏散、紧急避险、应急指挥、治安及交通管制、通讯和广播系统保障、危化物品处置、应急物资保障、医疗救护、次生灾害抢险、灾后恢复安置等11个场景。演练地点包括水域、道路、山区等地理环境。为了便于观摩,现场通过远程设备实时传送演练图像。
在设置于紫坪铺开发有限公司的现场指挥中心内,显示大屏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演练情况。只见参演队伍成员精神抖擞、训练有素,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场景真实,人员配合默契、团队协作紧密,应对处置环节衔接流畅。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肖波说:“通过此次综合应急演练,检验了应急队伍的训练成果,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为我市开展应急处置、转移、救治、安置群众等工作打下了基础。”
演练结束后,左光磊进行了点评讲话。他指出,在成都大运会即将来临之际,都江堰市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开展演练时机得当、针对性强、指向明确、效果明显。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对此次演练高度重视、组织有力,相关部门、镇街应急救援队以及供电公司、三大通讯运营商和驼峰通航等20个单位300余人准备充分、贴近实战。特别是演练中指挥通信顺畅,使用了无线自组网实时视频设备、无人机空中侦察检测等先进手段,实现了通讯、指挥、调度一张网。他强调,参演单位要及时发现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队伍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在响应速度、现场处置、信息管理和自我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打造能随时“拉得出、靠得住、打得赢”的应急队伍,确保及时、有效处置自然灾害。
彭州市、汶川县、茂县等地应急部门和相关乡镇,以及我市部分镇(街道)相关负责人观摩了本次演练。 (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