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3/17/013354.html

等待处理…

文化振兴为乡村铸魂

点击量:37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千百年来,在那些绿翠浸润的乡村,发生着许多春华秋实的故事,沉积了不同年代的历史记忆。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出发点,两岸灌区的勃勃生机之所以世代延续,离不开人们大道至简的人生态度和清雅隽永的悠久文化。

乡村振兴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不容置疑的是,广袤的乡村,传续了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2022年12月,文旅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文化,让乡村散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聚源画家村

早春的一天,笔者来到聚源镇迎祥社区,老远就看见“艺术乡村、绘美聚源”8个大字,一面墙上,用画笔精心绘制了美丽的图案,经过知名画家的家园,那蜿蜒的围墙似乎也透露出浓浓的艺术气息,脚下的道路也分外干净漂亮。这里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吗?相信很多人来到这里,会觉得这里是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这里有绿树掩映的村落、有清澈见底的小溪,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精华灌区内。

在名为“丹青阁”的画家餐厅内,一位老人向笔者聊起了“中国画家第一村”的过往。时间回溯到1992年,在迎祥社区走马河边,一座占地30亩的新村悄然建起,它是艺术家们的聚居区,与此结缘的有雕塑家伍明万、刘威,油画家罗中立、萧继东,版画家徐匡、阿鸽、李焕民和黄德珍,藏族画家尼玛泽仁,水彩画家龚玉、戴嘉陵,工艺美术大师吴小融等,从此,这里便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画家村、艺术村。

多年来,迎祥社区通过以“画家村”为中心,整合竹雕、陶艺、工艺品等优势资源,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社区的发展力和辐射力也在不断增强。对当地的村民而言,画家村并不是有几个知名画家这么简单,而是一片土地的兴旺与发达。

沉醉于聚源竹雕

你相信吗?一个美轮美奂的鸟笼,居然出自朴实无华的乡村汉子之手。在我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聚源竹雕结合现代工艺和材料特点,吸收了国画、书法等艺术的长处,融汇了浅浮雕、深浮雕、圆雕、留青雕等雕刻手法,形成独特的工艺效果,开发出的竹雕工艺品继承了传统竹雕工艺并有所创新,集观赏、实用为一体,发挥了竹制品工艺的新艺术价值。

我市的聚源竹雕,承袭了蜀派竹雕,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竹雕流派,聚源镇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竹雕文化之乡”。聚源竹雕的工艺特点是用材考究、刀工繁复细腻、意境深远。目前,我市有一批从事技艺高超的竹雕匠人,高尚昆、易静、高国强等人比较有代表性。他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拿雕刀,农忙时扛的是锄头,闲暇时则手握刻刀雕鸟笼。聚源竹雕,已于2011年正式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安龙盆景满园春

三月某天的清晨,春光甚好,吴红林坐在自家院子里,悠然与弟子们交流着盆景制作心得。院子里,古朴典雅、虬曲多姿的盆景、桩头正吐露着自己的芳华,海棠、金弹子、罗汉松、银杏、桂花、梅花……有的栽在盆子里,有的种在田野里,一株株造型别致,集雅、趣、美于一身,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周边的白墙红瓦构成一幅别致的乡村图画。

安龙盆景历史悠久,盆景制作更是人才辈出。近代,安龙涌现出了杨吉安、周海廷和曾经为朱德委员长制做过盆景的周茂和为代表的老一辈川派盆景大师。安龙人龚吉如、杨才炳分别传承创造了川派盆景十大身法中的两大身法“大弯垂枝法”和 “三弯九倒拐法”。2011年,川派盆景制作技艺以其自成一体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系,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安龙花卉市场远近闻名,当地村民将大众喜爱的海棠、六月雪、茶梅、茉莉等四季花木搭配上别致小盆,制作成微型景观对外销售,受到不少上班族的追捧。安龙的年轻人甚至搞起了网店,将传统的盆景推向了网络。相思河水静静流淌,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如今的安龙人,将续写有关盆景的传奇。技进乎道,道艺合一,安龙盆景,成为了安龙人开启乡村振兴的一把钥匙。

柳街薅秧歌乡愁浓

“太阳出来一竹竿,主人家还没有动火烟。筲箕挂在架架上,甑子还在发梦颠……”如今,柳街薅秧歌已成为石羊镇传统非遗文化展演品牌,助推乡村旅游、讴歌乡村振兴,柳街薅秧歌被赋予全新的历史使命。

乡村振兴,让产业兴,让乡愁在。薅秧歌原本是农人在田间薅秧锄草时,为解除疲乏即兴现编现唱的一种原生态民歌。依托于薅秧歌的文化交流,石羊镇正逐渐走出一条融合乡村旅游、田园诗歌文化的振兴之路。”薅秧歌的创作素材,多来自于田间大地,农民还会相互斗歌,年轻人也会通过薅秧歌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然而,延续了上百年的薅秧歌,因为上世纪80年代科学种田及除草剂的使用,田间杂草不用再薅了,随着劳作而生的薅秧歌在川西坝子面临消失的境遇。2004年,时任柳街文化站站长的邱岗找来两个会唱薅秧歌的老人,专门教年轻人唱薅秧歌。同时,柳街当地热爱民间文化的罗廷全用了20多年时间,先后走访了100多位农人,收集了300多首柳街薅秧歌,在去世前交给了柳风农民诗社。2014年,通过层层申报,柳街薅秧歌被成功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街薅秧歌渐渐派上了大用场,渐渐衍生出两支文化艺术队伍。一支以创作传承薅秧歌歌词为表现形式的柳风农民诗社,另一支则是专门表演薅秧歌的柳风艺术团。

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下,如今的薅秧歌,已经不仅仅成为承载当地村民乡村的一种民俗,在中国田园诗歌节等舞台上,薅秧歌大放异彩。

青城马椅子美名扬

2013年,摄影家余晋看见一篇“青城山马椅子后继无人”的帖子,他托人找到马椅子传人马娇的电话,往返五六趟到马家进行采访挖掘,拍摄了大量纪实影像。他说,都江堰民间的手工艺应该通过摄影作品得到关注,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传续。这些图像经过整理为组照后发布在成都某知名论坛,后又发表在腾讯网《中国人一天》栏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阅读量近十万,留言过千条,CCTV4远方的家、华西都市报等媒体也竞相报道,青城山马椅子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引来了发展契机。后来,余晋老师长期关注马椅子发展,他欣喜地看到马椅子取得的长足进步。

作为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的民间竹艺品牌,竹椅是其代表。青城马椅子由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第一代“马椅子”马双河创立,因其制作的竹椅扎实、美观被人推崇,在青城山一代远近闻名,便有了“马椅子”之美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马椅子,结合百年竹椅制作技艺、设计制作出的竹椅,汲取了老茶馆竹椅的款式,创新了款式、增加了舒适度、选用纯天然的竹子为原材料,制作出的竹椅子扎实、美观、耐用、具有收藏价值。

选、烤、晒、晾……成千上百次的磨炼和反复摸索,古老的工艺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灵巧双手得以传承。竹椅透出一方水土的清润甘甜和略带人间烟火气历史味道。新一代“马椅子”,不仅继承了祖辈做工扎实、风格粗犷、牢固耐用的特点,作为“文化符号”,还带有创新的现代感与深厚的历史感。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关于乡村文化振兴,文件明确了多处工作要点。游客在以文化为魂的都江堰乡村,可以感受从远古流淌而来、至今田园牧歌的诗意,可以身处“水润杨柳岸、风吹稻花香”的大美画卷,还将在新空间、新业态、新场景不断营造的时代浪潮里,获得岁月静好的情感归依和更高层次的文化熏陶。(本报记者 宋正刚)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确保关键时刻 “拉得出、靠得住、打得赢”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