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都江堰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今年以来,都江堰市积极开展法定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已逐步打造文化旅游、交通出行、医疗缴费、民生消费场景等四大类应用场景。其中灌县古城、青城山镇泰安古镇商户消费,融创文旅城消费,公交出租车付费,部分超商消费,部分医院、车场缴费已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截至11月末,全市累计落地数字人民币运用场景16951个,支持数字人民币商户门店10398个,累计开通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48840个,个人钱包526908个,流通笔数681172笔。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28651万元,数字人民币应用已加速融入百姓生活。
今年,在成都全域试点的工作统领下,都江堰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金融工作局会同人民银行都江堰市支行联合印发了《都江堰市法定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全市奋力构建“五大新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构建“1+2+3+N”数币运用场景,打造“三遗之城,数币古堰”特色品牌,确定了涵盖文旅、医疗康养、教育培训、乡村振兴、交通出行、民生消费6 类18项重点推广应用场景。
据介绍,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正逐步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不仅能够提升金融普惠水平和支付体系运行效率,也将为社会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对于提升消费能级、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都江堰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金融工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找准扩大消费与数字人民币有机融合的切入点,持续创新和拓宽消费的领域和场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人民币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愉悦感。 (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