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灌县人心中,当年的文庙山街是并不起眼的一条小街。幸福路、杨柳河街之类自不必说,甚至梨园巷、马家巷这样的小巷也要比它洋气许多。光阴荏苒,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模样,然而在这里,时光却一度凝固。这里的建筑也说不上有特色,修建得比较简陋,大多是些两三层的水泥楼房。一条不算长的街道,依山而建,向山而行,童年时曾看过孩子坐着木制的滑车从高处“冲”下来,玩得十分开心。如今,在这里居住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许,正因为这条街的不起眼,使她尽可能地保持了过去的模样。
近年来,城市更新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民生工程,一直在有序推进中。特别是今年以来,市住建局按照进一步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功能的要求,结合老城区独有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底蕴,与相关街道、社区密切协作,高水平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工作。而地处灌口街道的文庙山街,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11月25日,记者来到文庙山街,发现这里发生了令人喜悦的改变。有外表时尚,却又与整条街相得益彰的酒吧、餐吧、茶厅,当然还有民宿。某家茶厅里,几个年轻人正在这里一边聊昨晚举行的世界杯比赛,一边喝着香气四溢的咖啡。如今的文庙山街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
“酉隐”是今年8月新开张的一家咖啡酒馆。一棵虬曲苍劲的梧桐树下,有这样一家怀旧的小店。老板杨林介绍:“我们这里有咖啡、下午茶,也有比萨等轻食,晚上大伙儿一起看世界杯,一起喝喝酒。”杨林说,自己选择在文庙山街开店,是喜欢这样一种慢生活的状态,来这里的年轻人喜欢的不止是香醇的咖啡,芳香的茶饮,更喜欢一种放松、恬淡的生活方式。谈起这条街的变化,杨林说:“今年以来,眼看着这条街的环境一天天变好,业态新来越新,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灌口街道南桥社区党委书记向科对记者说:“我们在住建局、街道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展了文庙山街的城市有机更新。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商家和群众的积极性,注重旅游等功能的完善。”据了解,目前街道编制了文庙山街片区包装策划方案,在开展街容街貌改造的同时,沿街商铺打造采取“商家提供方案、街道按照流程审批”的方式,更好地保障业态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挖掘魁星阁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文庙公园共同打造具有文学特点的集散地。目前已陆续投入503万元进行改造,呈现出“文庙里一号”“花霁民宿”“一只章鱼”等精品民宿咖啡场景和“小芒一下”“椰与芭蕉”“森林火锅”等美食休闲网红打卡场景。
为了更好地促进商家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共处,文庙山街沿街商户与居民在南桥社区工作人员的协调下,组建了“商居联盟”,社区以宣传动员等方式引导商户及居民积极参与街区管理事宜,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感、认同感,以街区商业公约规范商居管理,明确规定商家营业注意事项、居民日常行为准则、交通及安全管理等具体事项,带动形成互惠互利、和谐互动的良性商圈生态。64岁的唐进老人在文庙山街生活了几十年,见证了这条街的历史变迁。他说:“原来很多年轻人搬出去了,街上的居民大多是我这样的老年人。现在搞城市更新,街道变漂亮了,来游玩的年轻人也多了,前几天,连大明星也来这儿拍电影了!”老人所说的大明星,是闫妮和谭松韵在这条街拍摄电影《再见,李可乐》。“心得”茶厅女老板说:“就在我们店拍了一段戏!”这家店旁有一棵银杏树,店里有自家烘焙豆子的现磨咖啡,别具韵味。
在文庙山街所处的区域,古城——紫东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也在今年拉开了大幕。项目东临观景路、红庙巷,西临蒲阳河,南至仰天窝广场,北至玉垒山、外北街。据市住建危改中心副主任杨逸凡介绍,古城——紫东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建设以“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和“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为统领,主要涵盖文旅产业提升、社区配套功能提升、老旧小区及道路更新改造提升等内容。他告诉记者:“该项目已于今年纳入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计划,完成备案入库。前期,我们开展了多次调研和策划装研讨工作,文庙山街区就是其中的一个试点单元。从现在来看,不管是从商业的吸引力,还是人流量都有明显提升。下一步,我们会把更新单元逐步扩大,深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多渠道、多方式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