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波是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1990年开始从事眼科工作。迄今为止,他用精湛的医术、医者的仁心,为众多患者擦亮了“心灵之窗”。不求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在我心。廖晓波心中有一把尺子,他用患者的反馈来衡量工作的成效,在播撒光明中诠释着医者的大爱情怀。
手术台上一丝不苟
11月24日下午,廖晓波安排有3台白内障手术。下午3点半,征得院方同意,我和同事经过消杀、穿戴好防护服,进入手术室观摩。
先做术前准备。患者局部麻醉后躺在手术台上,廖晓波用饱蘸碘伏的棉签,一遍遍在患者眼圈、额头部位认真消毒。用他的话说,手术不复杂,关键是避免感染。患者万大爷今年67岁,左眼视力模糊已近两年,完全看不见已两月有余。盖上手术单、眼角粘贴好液体袋,手术正式开始了。
手术工具递交、更换,手术液体喷洒,廖晓波和助手配合默契,整个手术过程井然有序。由于患者病情不容乐观,廖晓波仔细叮嘱助手:“病变已经到了过熟期,眼球晶体囊膜已经朽坏,囊膜一旦破裂,就很难装人工晶体,所以操作必须精准到位。”整个过程他一直紧盯显微镜,手到眼到心到,可谓一丝不苟。为保证手术质量,他还不时提醒患者眼球不能动,必须紧盯光源。他平常10多分钟就能完成一台手术,可这台手术进行了21分钟。随着患者的一句“我已经看得到了,越来越清晰了”,廖晓波长舒了一口气,严肃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术前准备周到细致、术中过程一丝不苟,才能做到术后万无一失。对廖晓波来说,这只是一台有点难度的常规手术,会遇到难题,但也能迎刃而解。但作为旁观者,整个过程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睑皮肤是全身最薄和最柔软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没有精湛的技术和足够的自信心,如何完成手术?观看手术过程,记者不禁泛起这样一个疑问:好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在实践中求真知
脱下手术服、换上白大褂的廖晓波,面对记者的疑问笑了笑,“得以不断进步的秘诀是:每天复盘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求取真知。”
1983年从卫校毕业参加工作,先后学习过很多专业。1990年进入眼科,跟随老师学习半年后又进入四川省医院进修。1991年回到医院独立开展手术。回忆自己年轻时工作的情形,他说每天临睡前都会复盘当天的手术,思索自己到底哪一步还可以做得更好。就这样,越想越兴奋,常常半夜两三点跑到医院看病人无恙才离开。
如果遇到难题,就向书本求教;如果还没弄明白,就和同行探讨。很多个夜晚,廖晓波都把电话打向了在成都工作的同行。“你们医院遇到这个情况是怎么处理的?”“我这样处理你觉得有没什么问题?”在交流中探讨,在互学中互鉴。廖晓波的名声愈加响亮,成都周边甚至川东地区的患者也慕名来求医。
每天早晨6点50分到医院,简单吃完早饭到科室查病历签字、查房、交班,8点半左右上门诊,中午工作到1点,吃完午饭眯一小会儿,下午2点手术,晚上6点多下班。每周一至周五,天天如此。廖晓波的工作轨迹三点一线:家——手术室——门诊。在医院,他没有独立的办公室。用他的话说,“有了也没用啊,根本没时间坐。”
廖晓波是都江堰市几千名医务人员的缩影,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医者的力量。
做“追光者”照亮他人
作为科室负责人,面对年轻医生,廖晓波总是倾囊相授,尊重他们的意见,温和指出问题所在,全面统筹下一步工作。他散发的人格魅力自带光环。在同事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好导师,也如长辈般温和仁爱。
从医几十年,有些难忘的瞬间刻骨铭心。
常年看门诊、做手术,吃饭时间不定,廖晓波患有胃肠道疾病。2018年4月的一天,在手术过程中突然便血,“不能把病人撂在手术台上!”他凭着这样坚定的信念硬撑着完成了手术。当手术结束的一刹那,他却重重倒在了地上。忆起那一幕,廖晓波心有余悸,“那次流血至少2000毫升,在生死关头走了一遭。”
可是,当穿上白大褂、面对患者,他又浑然忘我。有时候他的号一上班就挂完了,很多外地患者常担心看不上病而焦躁,他就会温和表态,“放心,我一定要看完了才下班。”每天下班之前,他都会交代值班医护人员,“患者有啥情况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哈。”虽已年届退休,完全可以不必亲自操刀做手术,可他说,“年轻医生还需要摔打,我尽可能地多给他们些指导。”
廖晓波对医学和患者的这份责任,成为他从业几十年不悔的初心。未来,他将勇毅前行,继续做追光者,照亮他人,温暖自己。(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