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个教师节之际,八一聚源高级中学教师张庆荣获“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和“2022年都江堰市德育及思政楷模”称号,青城山高级中学教师杨楠获得“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两位青年教师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传道授业解惑,长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探索,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
张庆:以德施教 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
“立定跳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用力点是在前脚掌……”记者在张庆家中看到,他正通过视频录制体育动作示范,并给学生强调动作要领。他说:“即使因为疫情不能带孩子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但我每天还是会要求学生多锻炼。”
16年来,张庆总能激发学生的训练斗志,让学生拥有优秀的体育成绩、强健的体魄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在各种运动会上取得佳绩。期间,他同时担任政教处副主任、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从事德育教育工作,密切关注学生成长,让学生在不断改进中得到提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只要用心就一定会有收获,爱是相互的,只要我奉献爱,坚信就会有收到爱的一天。”从开始教师生涯第一天,张庆就坚定为人师的初心。他认为,体育强调的是健康、向上、团结、协作、坚持和拼搏,教学生取胜,体育老师更有优势。因此在学习中,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
教学中,张庆一直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该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他告诉记者,每一个孩子的运动基础、个人能力都是不同的,那么作为教练一定要仔细了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案,帮助他们不断找到突破口,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张庆说:“课上和课下,我都会认真观察,因材施教,教学生制定目标,做人生规划等。生活中只有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才可以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
张庆认为,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成绩好,更要品德高尚。因此,他在提倡个性化成长中,坚持以德施教,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他说:“德育和思政教育可以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底色,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他探索将日常德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广泛性,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内化于心的效果。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张庆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撰写的论文曾获得四川省二等奖、成都市一等奖、都江堰市一等奖。并先后获得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都江堰市德育先进个人等称号。作为他的同事,王乐说:“张庆对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对学生则充满爱心,而且总是谦虚好学,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杨楠:传道授业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初见杨楠,给人的印象并不深。披着长发、戴着黑边眼镜的她有些沉默、不健谈,但当熟悉后,又总会让人惊叹于她的学识与见地。“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最佳注脚。”作为一名从教12年的语文老师,她一语中的,教师不应该只注重个人的“教”,更应重视学生的“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找到自己,让学生成就自己。正如青城山高级中学的校训:给学生的一生积蓄力量。
说起选择当老师的初衷,杨楠觉得自己当老师实属意料之外,她说:“性格内向的我,其实是很害怕那闪耀着光辉的‘三尺讲台’。在从教前我甚至做过噩梦,梦里自己孤零零地站在讲台上,紧张得大汗淋漓,一句话也说不出。”然而,命运好像跟她开了个玩笑,阴差阳错地让她当了老师,她说:“虽然当老师不是我的梦想,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天命。而且与学生们的朝夕相处,让我越发觉得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光荣而自豪的事,我希望帮助他们学到更多知识,让他们的人生变得精彩。”
杨楠有着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即努力让学生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此她努力改进课堂,转变视角,从基于教师视角的“教”转变为基于学生视角的“学”。立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学变革的关键内容。通过精准确认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情调研结果进行深度分析与合理转化,并让学生课前进行深度预习,在进行深度朗读、深度查阅、深度质疑时,开启深度文本解读之旅。
杨楠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她告诉记者,虽然抑郁很普遍,但一般人对它存在误解,会把它看成是脆弱、懒惰,甚至失败的标签。这种错误认知产生了对抑郁症患者“批评”“教育”的态度,进而容易将抑郁症患者推向孤立的境地,有时甚至会引发不可挽回的憾事。她所带的班上曾有一名学生因抑郁而休学。杨楠回忆道:“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家长的声嘶力竭和不可置信,之后我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常倾听她的心声,让同学多陪伴她、关注她,让她走读感受家的温暖,但最后她还是休学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她在参加2021年高考时考上了大学,这是她自己努力走出来的成果,我为她感到骄傲。面对抑郁症学生,教师要多倾听陪伴、少说服教育,除了充满爱心、耐心、包容心,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化对抑郁症的认识,这样才能给患病学生适当的帮助,使其健康成长。”
如今的杨楠站上讲台就充满能量,她一直觉得成长比成功重要,她常对自己说,十年磨一剑,现在不行,脚踏实地慢慢做十年,拼尽全力总能等到花开的一天。她的努力和坚持看在所有同事眼里,与她同事了12年的朱彦平说:“我很佩服杨楠,她总是默默耕耘,对学生严而有度、关怀备至,简直就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本报记者 黄代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