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诗经》不仅是后世诗歌文学的发轫,也是先民生活的完整写照。其中,描写或提到的植物数量极其繁多。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毛诗类释》中统计,《毛诗》中描写的植物就有157种,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蕨类植物以及着生地衣类。这些诗歌包含了古人与自然界植物的互动情感。
《诗经》里有不少描写军旅生活的诗篇,《小雅·采薇》叙述的就是久戍之卒采薇充饥的情形。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以采薇起兴,用薇从春天新芽破土到夏天舒茎展叶再到秋天茎叶已粗,时光无情地流逝,而戍边的战士还得皱着眉头吃,揭示戍边生活的艰苦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现在豌豆花的花语也是比喻“离家外出”,或许由此转变而来。除了《小雅·采薇》,《召南·草虫》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薇”,《小雅·四月》有“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陆玑《诗疏》说,“蔓生似豌豆。茎叶皆似小豆,藿可做羹,亦可生食”。许慎也在《说文》中说,“薇似藿,乃菜之薇者也”。可见,薇即今日的野豌豆,其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食用。
《史记·伯夷列传》提到“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说的是伯夷、叔齐两人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但伯夷和叔齐两人忘记了薇也是周土所生所长,两人吃到最后,面黄肌瘦,双双饿死。鲁迅在《故事新编·采薇》中还替他们着想,写了份菜单,列出了薇的多种吃法:薇汤、薇羹、清炖薇、原汤闷薇芽、生晒嫩薇叶……遗憾的是,他们没了这个口福。不过,后人常用此典故,以“采薇”喻隐居之意。诗人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就引用了这个典故:连你这个像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唐朝诗人王绩《野望》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的就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在中国,野豌豆是极普通的一种植物,西南、华北和西北均有广泛分布。每年的四、五月间,山坡上、田野间随处可见。细长的茎托着几片细碎的羽叶,在众多植物中,线条疏朗显得娇弱无力。其实,它的枝蔓里蓄满了韧劲,一年又一年,开花结实。
野豌豆曾是古代行军打仗充饥的粮食,也是饥荒年代的救荒粮,有些地方还有“救荒野豌豆”一说。白居易在《续古诗十首》就写到“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前两句说早晚都去采薇,后两句说野豌豆没有了,拿什么来充饥?由此可见薇菜在古时受欢迎的程度,也可见唐朝时人们生活的艰苦。苏轼当年贬居黄州,被思乡之苦折磨,就托好友从四川带来野豌豆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在诗中赞道:“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哪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苏轼认为“菜之美者,蜀乡之巢”。这里的“巢”就是大巢菜和小巢菜,也就是野豌豆。
到了明末清初,野豌豆还是平民百姓寻常的菜食。清朝诗人余怀《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何时东海翻波澜,暂向西园采薇蕨”,记录的就是当时人们采薇为食的情形。
如今,人们再不用“采薇而食”,野豌豆已是春天田野中星星点点的紫色野花,装点时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