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5/10/011559.html

等待处理…

上梁

点击量:76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民风民俗,流传千年。川西地区民风纯朴,民俗源长。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很重视家园建设,在修房造屋时有很多规矩。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冬天,川西坝子向峨宽河坝山上有一户人家,户主叫张富贵,张老汉要收圆儿(娶儿媳妇)了。在四川农村收圆儿是家中的大事,当然要修新房子。经过风水先生择地和择日子,新房子奠基、立柱,很快就修完了。农历腊月初九新房子要“上梁”了。张老汉儿的兄弟姊妹、堂兄堂弟,张婶娘屋头的姑爷母舅、舅子老表这些亲戚家门都来朝贺,整个生产队的大人娃娃来当相帮。

腊月初九这天,修新房子的木匠师父杨光华叮嘱张老汉:“今天是上梁的好日子,你马上给所有来相帮的人说,上梁的时候谁都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哈!”同时还不忘唠叨几句:“张大爷,你要马上准备好两只大红鸡公、香蜡钱纸、炒花生胡豆、水果糖和染成红颜色的硬币,1分2分的就可以了,用围腰帕包好,等一下交给师爷。”

午时(11点)一到,杨光华高喊徒弟把早已准备好的一把崭新的寸口(1寸宽的凿子)和一个用红布包裹着、上面铺有3张红色钱纸的直径大约20厘米、高50厘米的木凳放在正堂屋中间的地下,然后他退在一边站着。随后,杨光华双手点燃一柱香一对蜡,插在木凳前,在蜡上引燃钱纸,徒弟赶紧把两只大红鸡公放在木凳边上。只见师爷赵文华左手提着大红鸡公,右手端着半碗酒,口中念念有词地在香蜡前叩首跪拜,再喝下一大口酒:“喝口上梁酒,活过九十九”。然后赵文华又喝了一口酒,并把这口酒吐进鸡公的嘴里。然后又朝鸡公连喷三口酒,立刻把大红鸡公放在系着红绸布的大柏木梁上。这时,那只大红鸡公就稳稳当当地站在了梁上,只听赵师爷高声呼到:“一起主家得安康、再起主家财源广、三起主家人丁旺、四起主家福寿长、五起主家无病痛、六起主家六畜安。”随着他抑扬顿挫的高呼,八个身强力壮的相帮小伙子分列在新房的两扇排子上,师爷高呼一声小伙子们就向上拉一段,当师爷呼到第六声时,正梁便不偏不邪地落入两扇排子的齿口里。师爷爬上新房,站在梁上向众人抛撒炒花生胡豆、水果糖和染成红颜色的1分2分的硬币,每撒一把师爷高呼一句“一撒主家万事顺、二撒主家财宝来、三撒主家享清福……”亲朋好友地邻相帮欢呼雀跃,大人小孩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师爷抛撒的糖果和硬币,场面十分热闹,上梁也就顺利完成。

梁上好了,师爷把地上的另一只大红鸡公逮起来。只见他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右手握住矛铁(斧头),左手食指和姆指夹住寸口,其余三指压住鸡头,矛铁砸向寸口的木柄,寸口瞬间切开鸡颈。师爷取一炷香燃上,一手提鸡一手拿香,围着新房子边转边念:“雄鸡祭天紫云开,雄鸡祭地神灵来,雄鸡祭我鲁班爷,金屋代代出状元” 师爷绕着新屋基转了一圈,把鸡血洒向屋基四周,这是在为新宅“寅杀”,这一系列“法事”完成后,上梁也就大功告成了。

在木匠师父上梁时,张老汉家的厨房里更热闹:八九个厨师各施一职,四冷四热摆在案板上油亮亮的,甜烧白粉蒸肉、镶碗扣肉在蒸笼里冒着热气。

院坝里摆了二十张多张大方桌,支客师先把木匠师爷师父请过来坐在主桌上方,主人家的姑爷母舅按辈份依次坐在两边,其他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依长幼亲疏而坐。

这时候,支客师高声招呼:“各位亲朋好友、各位地邻相帮,今逢良辰吉时,主家上梁大吉,受主家之托我在此恭请各位亲朋好友、各位地邻相帮入座!开席啰!”

在一阵鞭炮响过之后,从漫天青烟中按男女的区别、辈分的高低,人们快速分散坐在一张张大方桌的四周,等着上菜。

在厨师的指挥下,几个相帮手托掌盘,掌盘中重叠着十几个盘子,盘子中有灰面炸的“羊尾”和八个水果糖、 凉拌窝笋和猪肝、油炸虾片、红苕片四个凉碟。相帮按照所负责的桌子数快速把四个凉菜碟摆上桌,主人家用一个大碗倒满一碗酒,接着上大汤碗装的有响皮、猪肉、猪杂和海带丝的镶碗。张老汉手端酒碗,随支客师向前来道贺的人们致谢。

在不远处,用土砖垒砌的土灶上叠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腾,简易的案板上堆满菜肴、餐具。腰拴一截油迹斑斑围腰帕的厨师飞快地挥舞着手中的锅铲,一碗碗菜像流水一样端上桌子,支客师不停地高声说:“主人家人手少,招呼不周,大家多多包涵。菜不好,大家酒要喝好饭要吃饱,请大家多多原谅……”

酒桌上的男人们大口喝着酒,天南地北地高声神侃着,女人们则边吃边家长里短地窃窃私语,小娃娃们各显神通地用东西包上桌子上的“干盘子”,四散在新屋的四周。“哈哈哈哈哈哈!”张老汉看着热闹喜庆的场面,脸都笑烂了,端起半碗酒一口就干了。(□苏卫星)

上一条:为劳动者歌
下一条:古城诗韵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