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5/06/011545.html

等待处理…

汪浩二三事

作者 何民
点击量:46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我和汪浩是青城山同乡,我老家的香花村何家院子和老汪家的汪家院子只隔一条河沟。我们还是青城书院的校友,他是学长,我进校时他已毕业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因为爱好文学而相识,至今快半个世纪了。汪浩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一直笔耕不辍,到耄耋之年还出版了四卷本长篇小说《青城往事》。王国平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远学马识途,近学汪广忠。老汪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汪浩八十多年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今天,我就来说说汪浩和书有关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说老汪办书店。老汪小学毕业就参加工作,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一辈子勤奋读书,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感悟人生,他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知识从哪里来,一是从书本上来,二是从社会实践中来,老汪就是因为从小勤奋读书,从书本上不断吸取知识,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因此老汪年轻时就有一个梦想,开一个书店,让更多没有机会在学校深造的人有读书的机会。1989年,他手中有了点积蓄后,就在奎光路开了第一家书店。

当然,初次办书店,由于没有经验,失败了。挫折并没有打破他办书店的梦想,他总结了上一次办书店失败的原因,认为是书店没有办出特色。他想到自己经营再生资源公司每年收购有大量的古旧书籍,何不在古旧二字上下点功夫呢?因此,老汪在1992年又开办了一家以古旧书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书店,并请了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之光为他题写店名招牌,再次在蒲阳路开张营业。

遗憾的是,老汪的古旧书店开办之时,正是纸媒日渐式微、新媒体风生水起之时,纸质书刊报纸被新媒体碾压得喘不过气来。古旧书店苦苦挣扎了两三年,最后也不得不关门。

作协换届后,老汪在作协负责校园文学。每每和都江堰各大专院校和中学的校园文学社联系时,看到同学们对文学书籍的渴望,老汪那颗办书店的心又被激活了。2014年,老汪再次在蒲阳路开办了一家以都江堰人文历史和本土作家作品为特色的灌州书屋。公司有员工对他说,汪总咦,你就是把全部图书卖了也不够发大家两个月的工资,还赚啥子钱嘛!老汪是成功的企业家,他未必不知道在人人都在玩手机的时代,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办书店就是亏本,但他还是要办。他不奢望卖书赚钱,只希望为喜欢读书的学生娃娃们提供一个读书、购书的场所。

有年轻人来书店看书、买书,老汪就高兴、兴奋;有学校的学生来看书购书,老汪更是热情有加。他知道这些学生娃娃囊中羞涩,就打折亏本卖给他们。有一次有川农大都江堰分校的学生来书店购书,看书选书看得迟了,眼看就过了中午,老汪深受感动,不仅优惠卖书给他们,还招待他们吃午饭,把几个学生娃娃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灌州书屋至今仍然开着,虽然不赚钱。老汪说,只要看到那些娃娃捧着书在读,他心头就高兴。顺便给灌州书屋打个广告,有需要都江堰人文历史和本土作家作品的,灌州书屋应有尽有,打个电话,市区内免费送货上门。

第二件事是老汪举办读书征文大赛。

2019年,身为灌州书屋老总的汪浩倡议并出资承办“灌州书屋杯”征文大赛,征文的主题是“读王几何、读马及时”。这次征文面向都江堰市全体中小学生。马及时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都江堰人绰号“王几何”的灌中老师王玉林也是都江堰人,马及时的散文《王几何》曾被收入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2021年还被新加坡教育部收入新加坡语文教材,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老汪为什么要自己出资办这场赛事呢?汪浩说,举办这次征文比赛,意在希望师生们通过阅读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书籍和本土作家的作品,去了解我们都江堰市的过去和现在,并通过学习“王几何”这样的教育界前辈的事迹,感受前辈们的人格力量,更加激发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从而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建设都江堰、宣传都江堰的行列中来。老汪说,一个人没有文化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说大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更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眼见如今年轻人耍手机、玩微信不亦乐乎,其中不乏许多中小学生的身影。他想通过征文活动,让孩子们找回捧着书本读书的乐趣。于是,他便出资发起了这次读书征文比赛。

征文比赛开始后,在都江堰市的各个学校和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反响,大家积极参加,争相阅读《王几何》,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这些文章虽然有的笔法还稍显稚嫩,但已显露出这些同学是在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征文文章有许多写得很不错,有些优秀文章还先后发表在华西都市报、都江堰文艺、都江堰报、再生资源报等报刊。

这次“灌州书屋杯”征文比赛圆满落幕,在都江堰市乃至成都地区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是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汪浩表示,通过读书征文比赛,能为推动都江堰市的全民阅读贡献一份力量,深感欣慰。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是什么改变了我们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