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有钱没钱,杀个肥猪好过年!”这两句在川西坝子流传很广的俗语,直接表达的意思就是“过年”。过年也称春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是人们表达一年来思想愿望、祈福攘灾和美食娱乐的休闲节日。
春节伊始,正月初一的前一天叫“岁除”(夜晚叫“除夕”),民间习惯称“大年三十”,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起着承前启后、辞旧迎新的作用。
金马河以西地区被都江堰、崇州人习惯性称之为“河西”。河西过大年有独特的方式,形成了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如祭祖、撵老鼠、偷菜等等。
赶集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大年三十这天,赶集是最重要的事情。平时没钱添置衣服的人家,这一天一定要上街赶集,买些新年要穿戴的衣服之类,贫困家庭的姑娘哪怕买朵花儿插在发髻上也行。油盐酱醋茶,鸡鱼腊肉蔬菜,瓜子花生葫豆,锅碗瓢盆板凳,家里缺哪样尽量添置。红对子、福字、年画、灯笼、爆竹之类喜庆的年货,更是少不得。
大年三十集市上物品丰富,过年需要的物品应有尽有。这一天出门赶集,除了能买到平时买不到或者没有下手买的物品,老人们讲集市上人多气旺,会将赶集人的晦气病魔等不好的东西带走,患病卧床的人这天想方设法也要上街赶趟集。
打扫
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如果腊月二十四掸扫房屋日已经打扫了或者没有打扫卫生,大年三十这天还要打扫。用青竹枝叶和柚子树叶绑在一起,清扫灶台横梁上的烟灰及房屋各处的蜘蛛网、扬尘等,将房屋前后、院子地面打扫干净,并疏通雨水沟道,把过年要用到的碗筷茶具清洗干净,以示除旧纳新。在农村住的那些年,我家大年三十的这项卫生活动基本上都由我和母亲承包了。
贴对联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副对联是五代十国时期倾世皇妃、河西才女花蕊夫人的夫君蜀主孟昶首创。他从此开启了川西坝子大年三十贴红对子的先例,并传播四方沿用至今。后来沿用和增加的贴福字、门神、年画、窗花、剪纸、挂灯笼等活动,都以红色素材为主题,寓意袪恶避邪,红红火火,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祭祖
古人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是说天地是生命之源,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生者应该缅怀先人的恩情,祈愿他们在天之灵保佑我们。祭奠祖先自古是中华儿女应该传承的孝道,除了清明节、中元节各地都要祭奠先祖外,都江堰、崇州河西大年三十还有祭奠先祖的活动,尤为隆重。
大年三十这天,准备香、钱、酒、醴、茶、庶、馐、饼、馔、肉等祭品,在先人墓前供奉,后移至堂屋。有句俗语:“除夕上坟要趁早,临行带上三件宝。”午饭后就要开始这项活动,一年来坟墓可能有塌陷,生长有树枝和野草,事先要带上锄头、镰刀、锯子三样工具,以便开展墓上添土、除草、锯树等整理活动,完毕后还要燃放爆竹。当然,有些祖坟较远的人家,这项活动可提前几日进行。
团年饭
大年三十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河西农村团年饭和全国各地无多大区别,一般在大年三十中午或者晚上举行,有些家族人员多的会在灶神日起就举行,拿出最好的美食在餐桌上尽情享受。都江堰、崇州地区团年饭后的发压岁钱、守岁、放爆竹等活动,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
不同的是,都江堰、崇州河西农村有些人家从黎明时分就要开始吃团年饭,意思是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光明。
撵老鼠
都江堰、崇州河西大年三十有一个特有的习俗——“撵老鼠”。过去,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是农村人家重要的生活来源,有一部分人家粮食短缺,甚至有的人家没到过年粮食就空仓,而老鼠是专偷粮食的高手,它还要偷吃蔬菜、啃咬衣服家具。
大年三十除夕,孩子们会成群结队,梆梆梆地敲着竹筒,高喊着:“逮老鼠子啰!逮老鼠子啰!”以期撵跑老鼠,保证春节期间粮食蔬菜平安无事,来年获得丰收。
年少时,我家族人口多,经常有十多个孩子,团年饭一吃完,拿竹筒的、拿盆子的、敲锣打鼓的,打着火把在院子前后及庄稼地里吆喝个遍,其他人家的孩子听到喊声会群起响应,一齐出动。那阵势可以说惊天动地,不把老鼠吓死也会撵得落荒而逃,再无踪影。
偷菜
“偷东西可耻!”从小父母和老师就这样教育我们,这句话可以说深深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但是,大年三十除夕之夜,都江堰、崇州河西除外。除夕之夜为什么可以偷东西呢?
这是河西特有的风俗。除夕夜幕下,不仅孩子可以偷,而且大人也可以偷。当然,绝不能大张旗鼓地偷。因为“菜”和“财”同音,所以,除夕甚至大年三十这天都可以偷东西,但这个东西只能是地里的菜。你可以偷我的,我也可以偷你的,不在乎偷的数量多少,只求偷得着菜(财),祈愿新年财源滚滚来。
记忆中,少小时的我至少偷过十多次菜吧。遗憾的是,至今我也没发大财。财富,还是要靠勤劳的双手去获得。(□赵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