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板板车,不由自主会想起一位老师,如若老师健在,已是百岁老人。老师、学生与板板车,看起来好像毫不搭边,三者仅此一次的协作,竟让人终身难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向峨公社创办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所初级中学。由于向峨地处高寒山区,所辖面广,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生源不足。所在地都江煤矿是一个有好几千人的地属厂矿,正好有一批适龄的职工子弟,于是两家联办中学,生源绰绰有余,取名“向峨联合中学”,简称“向峨联中”。联中共有四个班,每班约五十人。科任老师有县文教局分来的老牌大学生,还有部分老师是本地小学抽调的骨干。当时,我就是“向峨联中”的一名学生。短短三年初中,老师教我的知识早已还给了课本,惟有语文老师李国琪散打式的《武松打虎》和地理老师罗世伟信手画地球的地理课,历久弥深,挥之不去。
当时罗世伟老师四十多岁,中等偏高身材,宽皮大脸,蓝布中山装,裤腿两膝标志性地各补一个大疤。罗老师的地理课生动明了,由浅入深,开口一个“哟喂”,闭口一个“整啥耶”,河西土语,妙趣横生,一下子把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讲课的津津乐道,听课的专心致志。只见罗老师“唬儿,唬儿”,信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约四五十公分的大圆圈——地球,准确度与版图上的地球相差无几。就这随手一画,折服了全班学生。一上他的课,没有人走神开小差,还暗地里送他一个雅号“罗唬儿”,意为画圆的神速与准确。这个“唬儿,唬儿”的雅号,不是对罗老师的不尊,而是对罗老师的折服与敬仰。
曾拜读过本土著名作家马及时的名篇《王几何》。王几何老师是背手画圆,罗世伟老师是信手画圆,两位老师一个工科,一个文科,教书育人,异曲同工。常言道,做哪行习哪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一同从事教育事业,又经历了特殊年代“臭老九”的逆境,却练就了传教授业的绝活。王几何、罗唬儿两位老师无愧园丁的缩影、敬业的楷模。
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罗老师调至本县大观中学,搬家行李除了简单的铺笼罩被之外,其余都是书籍,共计十来箱。向峨到大观中学有八十来里路,既不好搭班车又没有直达车,更没有便车,咋个办?只有打板板车的主意。罗老师邀约两个叫毛娃、马娃的学生,帮忙在都煤矸砖厂借了一架板板车,准备步行到大观。
翌日一早,罗老师稳板板车中杠,两个学生拉飞蛾(儿),师生三人步行,拉车到大观。出向峨,到狮子桥,上徐家坳大坡,罗老师在前面拉,两个少年就在后面推。下石碑岗大坡时,两个少年怕罗老师稳不住,坐在车尾以减少下坡时的冲力。
傍晚,师生三人终于走到大观,卸下了行李,罗老师给两个学生伍元钱以示酬劳。两位少年很懂事,执意不收,中午一顿饭就干掉了罗老师两天的口粮、一天的工资。毛娃、马娃告别罗老师后,急转返程,一路疲惫,饥肠辘辘,走到灌县时已是次日凌晨,而离向峨还有三十里路程。俗话说,远怕水近怕鬼,半夜三更走夜路,想起要经过向峨的偏岩子、石碑岗、徐家坳、猫儿湾,自古以来的那些诡异传说,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来回一百六十里路,一天一夜的奔波,两个勤劳、质朴、勇敢的少年,终于战胜疲劳、饥饿、恐惧,在天亮之前赶回了自己向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