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都江堰,堪称珠联璧合、世界罕见的双子星座。有了都江堰,川西平原水旱从人、丰年常在。幽甲天下的青城山,则书写了中国道教与一座山融为一体的深厚渊源。
大江奔流不息,书写时代华章。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不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为引领、以旅游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应该说,“生态文明”赋予了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新的使命和内涵,而都江堰则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的答卷!
绿色中国行走进都江堰
今年6月下旬,“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都江堰”大型主题公益在这座城市举办。启动仪式上,都江堰市领导接过绿色中国行旗帜。挥舞的旗帜,代表着都江堰市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据了解,大型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开展12年来,先后在20个省(市、自治区)59个地区举办,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已成为面向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平台和展示窗口。
如此重量级的活动,为何选择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走进都江堰?用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陈述贤的话说:“这次绿色中国行举办地——都江堰市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是成都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和水源保护区。同时,都江堰市也是一座红色之城,马克思主义很早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绿色中国行’走进这一座红色传承、绿色发展、山川秀美的美丽城市可谓恰逢其时。”
这是一座绿翠浸润、生机盎然的城市。全市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体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形态,城市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全市自然环境宜人,全年平均温度为15.2℃;生态环境优越,2020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323天,优良率为88.3%,环境空气质量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水质状况常年为优。全市森林覆盖率60.3%,一直享有“天府明珠”“长寿之乡”“天然氧吧”的美誉。
都江堰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推动中央、四川省、成都市各项决策部署在都江堰市落地落实。作为“西控”核心区域,提出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总体目标,以控增绿、以控促转、以控促优、以控提质成为这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近年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市、天府旅游名县……一项项殊荣为“三遗”之城又镶嵌上颗颗璀璨明珠。
同时,都江堰市主动服务成都发展大局,紧密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先后加入多个国际组织,国际友城不断增加,成为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一系列国家主场外交举办地。“都市会客厅”功能不断彰显,“世界的都江堰”备受瞩目。
绿色中国行,走进了绿色的都江堰。绿色的都江堰,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绿色发展成城市主旋律
近年来,都江堰市严格落实中央、省、成都市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生态为本、产业强核、文化铸魂,积极构建生态空间永续利用、生态功能价值叠加、生态投入保障有力、生态经济齐抓共管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江堰市努力在“西控”区域率先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让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富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探索形成了农旅文商体融合发展的都江堰样本。李冰文创旅游、青城山旅游装备、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3个以世界级IP命名的产业功能区应运而生,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之路。
都江堰市把产业功能区建设作为坚守绿色发展路径、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永续发展新空间的具体承载,重点发展现代文创、主题乐园、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旅游装备制造、精品民宿等业态,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李冰文创旅游产业功能区以都江堰和青城山景区组团建设文化旅游消费圈,通过培育现代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模式和技术,创造景区旅游新供给,刷新品牌、升级体验。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围绕户外运动装备、旅游康养装备、旅游交通装备、旅游休闲食品等领域,建设智能制造和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通过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与农户构建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户致富增收。
汗水铸就成绩。都江堰市先后获得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猕猴桃、川芎)、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猕猴桃)、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试运行示范县等殊荣,拥有各级“三品一标”6741个,其中地标产品5个,猕猴桃、蔬菜等都江堰品牌农产品远销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正是因为生态环境优越,一系列投资规模大、业态模式新、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选择入驻都江堰,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强劲的新动能。2021年上半年,都江堰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0.08亿元,同比增长27%。
各地游客青睐青山绿水
今年1至6月,全市接待游客134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6%、11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9.9%。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强势有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都江堰市聚焦成都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坚定文旅主导,突出全域发展,创新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模式,提升市域文旅产业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文旅经济核心支撑,旅游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都江堰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构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商业逻辑”的运营模式,破解生态保护与生态投入矛盾,实现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永续利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都江堰市以保护乡村原生态景观环境、本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原真性民俗文化为基础,将农事体验、休闲养心、康养医养、生态观光等新兴业态融入原乡生活场景,大力发展“林盘音乐公社”、特色精品民宿、游学体验基地、文创工作室等,聚集了一批耕读原乡文旅产业项目。
今年春节,青城山下的问花村成为成都地区最火爆的景区之一。问花村以花文化为主旋律 ,凸显诗、酒、花、水、村五大主题 ,以“生态优先、环境为王、匠心独造、百年传承”为理念,按照“精品成园、规模成海、森林成岸、水系成网、田园成趣、林盘成魂”的方针,打造集农林、旅游、林盘文化、康养、居住于一体的川西田园风情式木本观花生态园。 坚持带农、惠农、富农、兴农导向,苗景兼顾,景产兼容,一、二、三产联动和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向生态价值,投资价值,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转换,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位于成青路旁的“七里诗乡”景区,近年来已成为市民、游客热门打卡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总是游人如织。曾经备受“脏乱差”困扰的地方,如今通过建设30公里田园绿道,串联起近30个林盘院落和旅游点,更催生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悠扬的轻音乐环绕在耳边,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而这样的田园画卷在都江堰的乡村随处可见。
石羊镇“猪圈咖啡”的催生,正是缘起川西林盘的保护修复。近年来,都江堰市以保护乡村原生态景观环境、本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原真性民俗文化为基础,将农事体验、休闲养心、康养医养、生态观光等新兴业态融入原乡生活场景,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民宿、游学体验基地、文创工作室等特色产业,让“林盘”变成“商圈”,打通绿色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和民生效益转化的路径,实现了生态富民。
在绿色中国行活动访谈节目中,国家林草局新闻发言人、宣传中心主任黄采艺说:“将生态价值孵化成经济价值,将资源优势转换成发展优势,这是一篇大文章,相信都江堰一定能做好。”而北京林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斌则表示:“都江堰市具有自然本底和文化底蕴,应该建设一座能够呼吸的城市,把山水和城市紧密融合,让市民享受到绿色的智慧。作为一名都江堰市民是幸福的,这么好的城市,这么好的资源,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都江堰市干部群众正朝着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目标,昂首阔步、奋力前行!
近年来,都江堰市严格落实中央、省、成都市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生态为本、产业强核、文化铸魂,积极构建生态空间永续利用、生态功能价值叠加、生态投入保障有力、生态经济齐抓共管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江堰市努力在“西控”区域率先打通“两山”转换通道,让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富裕。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探索形成了农旅文商体融合发展的都江堰样本。李冰文创旅游、青城山旅游装备、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3个以世界级IP命名的产业功能区应运而生,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之路。都江堰市把产业功能区建设作为坚守绿色发展路径、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永续发展新空间的具体承载,重点发展现代文创、主题乐园、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旅游装备制造、精品民宿等业态,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李冰文创旅游产业功能区以都江堰和青城山景区组团建设文化旅游消费圈,通过培育现代文化旅游消费新业态、模式和技术,创造景区旅游新供给,刷新品牌、升级体验。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围绕户外运动装备、旅游康养装备、旅游交通装备、旅游休闲食品等领域,建设智能制造和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通过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与农户构建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户致富增收。汗水铸就成绩。都江堰市先后获得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猕猴桃、川芎)、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猕猴桃)、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试运行示范县等殊荣,拥有各级“三品一标”6741个,其中地标产品5个,猕猴桃、蔬菜等都江堰品牌农产品远销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正是因为生态环境优越,一系列投资规模大、业态模式新、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选择入驻都江堰,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强劲的新动能。2021年上半年,都江堰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60.08亿元,同比增长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