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尘土扬,下雨泥凼凼。”这句话道出了龙池镇南岳社区4组村民日常出行的尴尬。就在今年5月,这样的尴尬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崭新的柏油路连通着南岳社区几十户人家,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
道路建成后,游客也多了起来,家家户户将房屋修整一番,不少村民重新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逐步盘活了乡村旅游经济,甚至还带动了农村地摊经济。这条“回家路”变成了村民的“致富路”。
党建引领 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南岳社区位于龙池镇北部山区,曾因“十女办学”“龙池南国冰雪节”而远近闻名,这里也是通往天然高山湖泊龙池湖的必经之地,更是紧邻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门户社区。同时,南岳社区还坐拥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等高等级旅游资源,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宜人,是春踏青、夏观花、秋摘果、冬赏雪的理想去处。
近年来,旅游公路早已修到南岳社区村委会,但是村委会到4组的一小段路却因连年暴雨水毁、路基不稳等原因一直处于时修时断的状态。一直以来,4组村民回家的“最后一公里”成了萦绕在南岳社区“两委”班子头脑中的揪心事。
于是,在市委社治委、市交通运输局、龙池镇政府的帮助下,南岳社区把修缮这条道路作为社区发展致富的抓手,广泛发动群众,并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参与社区的道路建设。2019年底,倡议一提出,社区的党员、商家和200余户群众你一百、我两百,短短几天就自筹资金2万余元。在此过程中,南岳社区通过党建共建的方式,还得到了拉法基公司、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都江堰市林场、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等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获得捐赠水泥250余吨。
物资准备好后,今年3月修路工程正式开工。让人感动的是,当时出过钱或没有出过钱的村民纷纷自愿报名来参加修路。社区干部排好班,每天10余人,破碎砂石、搅拌水泥、运送物料、后勤工作和质量监督,分工明确、各尽所能,总共投工600余人次。不到一个月,一条高标号的乡村道路就修到了4组及周围小组几十余户村民家门口。
南岳社区村委会副主任冯敏强告诉记者:“修路期间,我几乎天天在工地当监工,监督工程质量。现在看来,这条路经受住了今年汛期的考验,路面、涵洞、边沟等都完好无损。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解决了,也算是给群众有了满意的交代。”
共建共享 路通景美增强社区发展信心
路修到了家门口,村民们纷纷把院子装饰得漂漂亮亮的,还主动买来花木装饰道路,老党员们也成了义务护路员。想到再也不用走烂泥路送孩子上学了,4组的村民陈善均心里也舒坦了许多,他说:“之前路烂的时候,开车送孩子上学,经常磕磕碰碰,修车是经常的事。现在骑个电动车就把孩子送去上学了,很方便、很满意。”
“2014年,我就开了农家乐,本来我们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可是前几年因为道路问题,生意一直不怎么样。”现在已经把农家乐升级为高端特色民宿的九天民宿老板冯敏瑞告诉记者:“记得之前好多游客电话订了房间,过了村委会发现要过坑坑洼洼的土路,掉头就走了。”现在的九天民宿经常客满,节假日还得提前预定。用冯敏瑞自己的话来说,“当时修路时捐了1000元,投了6个工,早赚回来了。”
据南岳社区临时党总支书记张程翔介绍,今年社区农家乐节假日期间比往年同期增收2倍以上,仅“五一”期间全社区实现旅游经济收入50余万元,入夏以来每逢周末农家乐平均每户每天营业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路修好后,大家又找回了发展的信心,目前社区正在修建的民宿和农家乐还有6家正蓄势待发。
家住成都西门的刘先生又把朋友带来度周末,他说:“从家到这里只需要1个半小时,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每年夏天都要到龙池镇南岳村来避暑好几次。”每当节假日,前来品茶、戏水、纳凉、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路修好之后,游客更多了,周末每天都有差不多300元左右的收入。”一位路边摊位炸土豆的大姐笑眯眯地悄悄告诉记者。
龙池镇副镇长曾智表示,南岳社区是龙池镇打造特色山地旅游康养度假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极具特色的山地旅游社区。这次通过社区自治修好的这条路,不仅能提升投资环境,促进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还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和龙-虹自然保护区的科考研究、野生动物保护及森林防火工作等方面提供了交通安全保障,也为南岳社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本报记者 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