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大假,都江堰各区域的楼盘均人气满满。有的购房者全家出动看房,有的取消出游计划前往售楼部,有的一天转看几个楼盘。据初步统计,由都江堰市住建局主办的2024年金秋购房节累计销售住房161套,销售面积18227.64平方米,销售金额约1.6亿元。对购房者而言,更看中的是都江堰优越的人居环境。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全力守护好青山绿水,聚焦做优做强郊区新城特色功能,以成于细、贵在精的绣花功夫高质量推进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建设。蔚蓝的天空、绵延的绿道、苍翠的树林、清澈的河水、连绵的雪山……都是爱上都江堰的理由。
幸福生活从绿道开始
“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这是芙蓉花树。你知道成都为什么又叫蓉城吗?就是来自都江堰的花蕊夫人在大街小巷栽满了芙蓉!”在柏条河畔的锦江绿道上,市民王丹正指着绿化带上的一棵树自豪地向朋友介绍。王丹家住附近的某小区,每天清晨,她会到绿道晨跑;每天傍晚,她会到绿道散步。她对记者说:“我是老灌县人,这里曾经就是杂乱无章的滩涂,如今经过改造,不仅有了彩色的绿道,河岸边还铺满了整齐的草坪,种上了芙蓉、银杏、香樟等植物,安装了供人休息的椅子,修建了漂亮的凉亭和厕所,看起来清新秀美。”
市住建局绿道建设和林盘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来,都江堰市聚焦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建设,始终以城园相融理念为基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与蓝绿空间有机融合,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
三年来,为持续优化“一山、四纵、五横、七河、多园”的绿道网络框架,推进绿道成网成链,新、改建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共130公里。其中,区域级绿道实现锦江绿道都江堰段全线贯通,以水生态治理、水文化展现为重点,沿线打造了南桥零公里节点、治水广场、锦庐小游园等多个景观节点,形成集文化展示、滨水游憩、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体验走廊,满足市民和游客休憩健身的需求,充分展示了都江堰精华灌区和水文化特色。
在城区级绿道建设方面,持续推进2.1公里蒲阳河绿道建设,进一步串联景观绿化、特色广场、驳岸景点、运动场地等,以蓝绿交织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打造三生三宜相融的绿色开放空间;在社区级绿道方面,建设金胜社区、古城社区等绿道,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宜居宜行的绿色线条。
毋庸置疑的是,都江堰市域内随处可见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走在城区、乡村、山野,彩色的绿道上,步步皆风景,让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有人说,绿道的一头连着自然生态,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成为串联起城市美好生活的绿色动脉。一条条家门口的绿道,让都江堰人的生活平添了许多诗意。
平常日子中诗意流淌
去年8月,成都市委社治委、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公布“迎大运·遇见最美成都”遇见最美阳台暨遇见最美社区花园评选结果。都江堰古城景区最美阳台荣获一等奖。
如果是炎热的夏天,从宣化门进入灌县古城,高大的梧桐遮荫蔽日,喧嚣的街巷勾勒出古城千年的烟火气息。岁月的流淌牵引着人们的脚步,走几步,偶一抬头,遇见大片大片的三角梅开得蓬蓬勃勃,一抹浓郁的色彩从楼顶上、阳台处延伸到城市临街建筑立面,这便是灌县古城给游客第一印象的素引楼栋最美阳台。太漂亮了,许多游客经过这里时,都会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并停下脚步,用手机拍照打卡。来自彭州的游客付女士对记者说:“都江堰是个好地方,只要有空就想和同伴们来这里放松心情,今天刚进灌县古城,就看见这么美的阳台,一下就陶醉其间。虽然以前来过都江堰很多次,但每一次来都会有新奇感。”
三年来,都江堰市发动社会各界力量,以方寸之地,展城市之美。以前的“边边角角”成为城市的一道道靓丽风景,街角的留白勾画出生活的颜色,闲暇的时光和空间相融让每一个游客、市民都能感受到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的美好。
见微知著,都江堰人幸福生活就在平常日子中静静流淌。今年4月至7月,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开展“花重锦官城·繁花世园会——到成都街头走一走”2024“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推选推介活动,都江堰市共有五处新场景入选,分别是相遇世园·美食类:蜀灌老味传统川菜体验基地;相遇世园·美购类:都江堰百伦广场、都江堰大融城购物中心;相遇世园·美园:都江堰玫瑰花溪谷、小熊猫森林公园。多元的场景重塑着都江堰市宜居生活画面,让宜居变得具象化、颗粒化,触摸着生活的肌理,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都江堰人热爱生活、喜欢休闲,他们会把时间过得很慢,粗放中有精致,闲散中有心思。都江堰人喜欢远眺绵延的山峦,倾听流淌的溪水,看着他们汇入岷江,奔向远方;也喜欢广阔的田野,倾听虫吟鸟鸣,看着风吹稻香,用篱笆构建幸福的家乡。因为多变的地理环境,山林与平原在这里交融,使得川西坝子的农户会把自家的林盘经营得美若桃源,有翠绿的竹林、潺潺的溪流,四季都有花看,时时可品果蔬。
想想这个季节,挺拔高大的银杏树下积了一层厚厚的金黄,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诗意与浪漫。随意走入一个农家院子,可以见到虬曲多姿的盆景、桩头正展露芳华,有海棠、金弹子、罗汉松、银杏、桂花、梅花……一株株造型别致,集雅、趣、美于一身,在阳光的照耀下含情脉脉,与白墙红瓦构成一幅清秀别致的乡村宜居图画。三年来,都江堰市保护修复川西林盘30个,打造精品林盘8个,其中省级示范林盘3个。
这样一来,你就会理解安龙的川派盆景何以会名扬天下了,你就会理解生于青城的花蕊夫人为何在成都城头遍植芙蓉了。你也会理解,即便住在楼房里,都江堰人也会在阳台上栽上姹紫嫣红的各种花卉和扑面清新的各式绿植。
宜居画卷里笑靥绽放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一幅生态宜居的绿色画卷正在都江堰徐徐展开。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灌口街道西川社区的江安小区,看到门口设置有人脸识别的智能门禁,院落内粉刷一新,车辆停放有序,门口还有党群服务站……过去的老旧小区已变了模样。
对于这些变化,在院内居住的老人们纷纷交口称赞,“我们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小区,住户的年纪都比较大,这些年,小区环境脏乱差,没有物业管理,车辆乱停乱放,晚上黑灯瞎火……在灌口街道和西川社区的支持帮助下,我们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等方式开展老旧院落改造,新栽种了树木,设置了党群活动中心,增设了智能门禁,规划了小区停车位,进行了水电管理智能化改造,添置了运动器材,不仅环境变美了,老人们的生活也更方便了,大家都非常满意!”
三年来,都江堰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完成银杏公寓二期、观景路585号院、江安路95号院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正在推进灌口街道胡家巷56号院、银杏街道银杏路85号院2个老旧小区改造。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宜居通达性,提升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三年来,都江堰市市政交通设施不断优化。其中,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令人瞩目。项目起于成灌铁路都江堰站,止于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全长约123公里,总投资约213亿元,其中都江堰境内约24公里,设都江堰站、永丰站、蒲阳站、虹口站、龙池站。建成后,将增添川西北地区出行方式,改善区域交通,改变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发展现状,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和民族交流融合。
2023年11月7日,都江堰市《百寿图》公益创作展在成都市文轩美术馆开幕。《百寿图》创作者萧继东分享了创作体会,他说:“山清水秀的都江堰,既是‘三遗之城’,又是长寿之乡。众多百岁老人在这里过着安逸宁静的生活。他们平和、安祥、知足的神情使我深受触动,《百寿图》展现了都江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画卷,展示了都江堰长寿之乡的宜居品质。”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都江堰市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就是要提升城市的生态价值、宜居品质、宜业优势,把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下一步,都江堰市将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力守护良好生态本底,奋力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都江堰篇章。
(本报记者 宋正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