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11/27/016230.html

等待处理…

南桥社区:

到天府第一桥打卡

点击量:19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岷江水进入宝瓶口后流经灌县(今都江堰市)城南,直下成都。过去,城南往西,隔着一江流水。后来,清朝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用岁修水利工程结余银两修建了南桥,光绪四年落成后取名为普济桥。后经多次水毁,1959年重建,正式命名为南桥,人称“天府第一桥”。如今的灌口街道南桥社区由此得名。

南桥社区常住人口1688人,每天通过南桥的人流用成千上万来形容已不足以概括。尤其是夏季旅游旺季,每天途经南桥这座横跨在岷江内江上的走廊式桥梁打卡的游客达数万人,有的边走边欣赏桥两侧绘制的34幅风景文物、民间故事壁画和书法作品;有的驻足眺望成都平原的咽喉——宝瓶口,看滔滔江水汹涌而来;有的站在桥栏两侧,沐浴着清爽江风,深呼吸风中夹带的来自雪域岷山的负氧离子。每到夜晚,南桥以下的上千米岷江两岸,便是人潮踊动的“蓝眼泪”网红打卡地带。

从河西经南桥进城,便是灌县古城区。南桥社区共辖幸福路、南街、西街、宝瓶巷、陕西街、文庙街、文庙山街、书院街、井福街、北街、建设路、红塔路这12条街道,可以说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印记。

西街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清代时名为西正街,长约390米。清末民国时期,此街多为玉石加工及销售作坊,故又名“玉石街”。西街还是“松茂古道起始点”“古代茶马道上的第一街 ”。史料记载,数千年来,茶马古道以西街为起点,是川藏经济的生命线。茶马古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连接都江堰市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古城,是古时通往川西北藏区的商业要道。如今行走在被众人足迹磨平的石板路上,有穿越时空隧道的复古感,过去常年经营皮毛、玉石、山货、茶叶等货物的店铺早已没有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酒吧、美食店、民宿和琳琅满目的旅游特色商品店。

与南桥相连的街道,就是南街了。明代末年,有大批穆斯林来灌县经商,并陆续定居于此,于是集资修建了南街清真寺。在社区、商家联盟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南街于2020年被评为成都市最美街道。

南桥社区文庙街邻玉垒山一侧的都江堰文庙,始建于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遗存,占地面积达33000余平方米。由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礼器库、东西庑、尊经阁、魁星阁等构成,建筑面积8700余平方米。都江堰文庙是成都地区规模最大、建筑最完整的县级文庙。2013年按清代形制布局完成恢复重建并对外开放。文庙街因文庙而得名,街边摆放的旧时代物件,现如今吸引了无数游人拍照打卡,勾勒出回味无穷的情怀。

入灌县宣化门至玉垒山下城隍庙约800米,便是幸福路了。幸福路一直是灌县古城的商业中心,清代时它叫东正街,民国初易名东街。1958年毛主席视察灌县经过此街,后改名为幸福路,寓意着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以服务旅游为重心的南桥社区,董寿平故居的打造和综合利用是其有益尝试。董寿平先生1904年2月17日生于山西省洪洞县杜戍村,1931年画作问世即蜚声京华。1939年抗战中,董寿平避乱成都,后迁居灌县借住在一个姓闾的家中,仿杜甫草堂将其命名为“玉垒草堂”,后迁居北街中段鲁家。他在灌县一住十二年,1951年才举家迁往北京。董寿平旅灌期间与于右任、谢无量、张大千、徐悲鸿等当世大家常常切磋学问、探讨艺事。他在灌县期间创作了大量画作,并多次在重庆义卖,支援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在画界享有“董梅”“寿平竹”“黄山巨擘”之雅誉。南桥社区党委结合相关文化元素,将商家联盟协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多元组织入驻董寿平故居,引入第三方公司展示董寿平文化印记,内设旅游咨询服务点、食品安全投诉点,为游客提供共享厕所、共享休息区和共享热水,并将此处集成微型游客集散中心,收效良好。

在做好社区管理中,南桥社区结合辖区内旅游为主业的特点开展了大量工作。党委书记向科介绍:强化商家联盟管理协会党支部作用发挥,充分发动商家共同参与街区共建共治,实施商圈“新景象”,吸引“东方甄选”等网红在南桥直播,提振文化旅游新场景。持续推动文庙山街文旅业态有机微更新,培育打造半坡咖啡、圆宿、如意糖水铺等打卡场景20余家,成为紧邻世界级景区的旅游新场景。

南桥社区还花大力气擦亮“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品牌,建立“互联网+古城景区+民族团结”治理机制,结合灌县古城的旅游辐射功能,打造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合旅游打卡场景。去年以来,共开展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庆活动、民族文化月、民族大讲堂、志愿活动等民族文化活动50余次。

向科还表示,南桥社区整合社区现有各类服务资源,构建多元联动参与基层治理长效机制,依托科技赋能,拓展智慧服务场景。以服务群众为根本,通过“网格化+”为抓手,建立全方位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创新探索“三亮四联五化”工作法,将游客、商家、群众、各民族同胞诉求在“家门口”解决。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实现服务“零距离”,切实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他欣喜地说:“南桥社区获评成都市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优秀社区,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外,“古城悦享”老党员工作室获评成都市优秀“蓉城金秋”老党员工作室、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精品项目、都江堰市“明星”老党员工作室,负责人张兆坤获评成都市“蓉城金秋优秀志愿者”。

如今的南桥社区,把旅游业与文化创意、手工艺制造、商务服务的融合作为服务着力点,倾力打造重燃灌县古城时尚烟火气,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游客来南桥打卡,让游客在都江堰留下美好的印象。(王富祥 文/灌口街道办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