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即将过半,面对年终“大考”,我市各工业企业正大干特干,位于蒲阳街道花溪社区的都江堰市中环环保餐具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奋力冲刺“全年红”,公司正精心组织安排,强化过程执行,开启“加速模式”,分秒必争冲刺四季度,全力以赴誓要打赢“收官战”。
生产“拉满弓”
11月12日,走进中环环保餐具的数字化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记者看到,原材料从中央供料系统直接进入注塑机,不一会儿,一个个成型的餐具就整齐地从传送带上输出,直接进入包装车间。
“我们的吸塑餐盒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可放心使用。”都江堰市中环环保餐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虹一边指着新鲜出炉的餐盒,一边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扎根都江堰18年的资深企业,公司秉承“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高质量的餐具产品。目前,已从小微企业成长为国内餐具行业佼佼者,拥有吸塑、注塑和纸浆产品,共有41条生产线,年产量可达2万吨。杨虹说:“今年我们生产任务是年产值达3000万元,前三季度已完成2000多万元,到年底可能会超额完成。”
说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要素,杨虹难掩内心喜悦地表示,主要是因为今年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纸浆模塑生产设备和吸塑生产设备,对生产进行了降本增效,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优质的产品深受客户好评,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新增了1000万元的订单,目前生产任务已经落实到品管部和生产部。我们会通过每天的早会加强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要求大家把好质量关,并定时维护保养设备设施,以保证生产加速运行,全力冲刺‘全年红’。”杨虹充满信心地说道。
新品“有甜头”
“初检时,首先要注意餐具吸浆是否均匀、有无沙眼……”在纸浆模塑生产车间,杨虹正耐心嘱咐工人要用心做好每个细节。他表示,近年来,在全球限塑、禁塑的大背景下,纸浆模塑迎来广阔发展前景。2021年,中环环保充分把握行业机遇,迅速壮大了此类业务,目前他们的纸浆产品原料主要是竹子和甘蔗渣。
如何“以竹代塑”,以及把一根甘蔗“吃干榨尽”,让它变废为宝?在全自动纸浆模塑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从捞浆、湿浆,到热压烘干成型和裁边,全程都是机械臂操作,动作精准而灵活。生产出的环保餐具呈竹子和甘蔗渣原色,包括餐盘、餐盒、碗等多款产品,闻起来有着淡淡的竹香与甘蔗甜香味。
“与普通塑料餐具相比,纸浆产品除了硬挺度、透气性稍有不同外,其他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只是成本要高一些,但这个高并不在于原材料和人工,而是制造成本。”杨虹表示,公司一直专注自然降解植物纤维模塑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相较于塑料制品,纸浆产品的主要特点为“有机、健康、生态、环保”。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谈新质生产力,我们也在实践探索,从材料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希望通过使用竹子、甘蔗渣这些绿色新型材料,让我们的产品更加绿色。未来,我们还将探索芦苇、中药渣、麦秸秆等其他自然降解原材料在纸浆模塑产业中的应用,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环保的餐具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服务“很到位”
在货运区,工人们正利用全自动升降机把一箱箱装满餐具的箱子装车,这些餐具将随着货车运往全国各地。据悉,目前,中环环保餐具除了走国内批发、为国内餐饮连锁定制产品的销售路线外,其纸浆产品也经常出口东南亚、欧洲、美国等地,公司正走在高质量发展路上。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杨虹表示,一直以来,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都非常关心企业发展,经常会进企业走访问需,为企业解决难题。例如不久前反映的,企业因业务拓展,希望就近征用土地建设配套的研发中心,经开区也正积极协调相关市级部门将企业用地诉求提上日程。杨虹说:“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将为我们企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我们对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进入四季度以来,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各生产企业紧盯全年目标任务,铆足干劲赶订单。为了助力企业冲刺“全年红”,经开区开启了奋战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经济运行工作部副部长蔡曦表示,为全力保障企业打好收官战,经开区成立了助企惠企服务专班,建立健全助企惠企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主动靠前服务,当好园区企业“店小二”。分别从市场端、项目端、生产端等多条战线梳理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协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融资等各类问题,动态掌握园区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想方设法多渠道解决企业所思所盼,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实习生 张家喻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