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眉山市出土的登云古城被确认为第9座宝墩文化遗址。相关人员通过前期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发现登云古城依河而建,城墙外有环壕,与宝墩文化的其他城址表现出相似的特征。这一独特的城墙筑造形式,为人们展现出在早于李冰治水的两千多年前,一幅古蜀先民与水博弈,顽强向着成都平原腹地迈进的生活图景。
在导江古城之前,甚至在张仪城之前,都江堰的地面上就有了芒城古城。与登云古城一样,芒城古城也具有明显的宝墩文化特征:城墙为梯形,坡度不陡。宝墩文化城址的城墙建造,都是采用就地挖壕取土筑墙的“斜坡堆筑法”。相比中原、北方地区采用“版筑法”侧重御敌防守,斜坡堆筑法更侧重于利用足够坚实的墙基和厚实的斜坡式墙体,发挥抵挡洪水冲击以及利用墙体斜面削弱水势、顺水引流的导水作用。古书或记“鲧作城郭”,或记“鲧障洪水”,实为一事之两面,作城郭就是为了障洪水。正如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站长所说:“这种坡度的城墙人要爬上去比较容易,但梯形的结构面对洪水冲击时却可以更加稳固。所以,这时的城墙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抵御西北而来的洪水,同时也可以防止野兽或者外敌的入侵。另外,我们猜测其实宽大的城墙顶面也可以充当一个临时避难所的作用。”
这让我们想起了古蜀的治水英雄——丛帝鳖灵。蜀王望帝之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其相鳖灵决玉山,民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如,以国禅与鳖灵,为蜀王丛帝,号曰开明。鳖灵决玉山,又称“鳖灵治水”。玉山,《华阳国志》记作“玉垒山”,论者以为即指今都江堰宝瓶口两边的三道崖及离堆,它们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决玉垒山即《禹贡》所谓“东别为沱”,就是将三道崖和离堆分开来,使之“相峙如门”,其间则形成一个泄洪或引水的渠道,这个人为凿开的口子就叫“灌口”或宝瓶口。换言之,第一个凿离堆的是大禹,第二个是鳖灵,第三个才是李冰。李冰凿离堆,只是“因其旧迹而疏广之”,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疏通与扩大,因此遂有李冰“尝佐开明氏理水”、“开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成都郫都区望丛祠壁上语)、“大禹开其端,鳖灵继其业,李冰总其成”等等说法。但有人从历史地理学切入,坚决反对此说,认为汉晋时的“玉垒山”别有所指,都江堰这座当时还叫“湔山”,所以“将古蜀国开明所决之玉垒山,考定为灌县城西唐以后才有玉垒山之名的湔山,是不对的”。
无论事实如何,就算搁置这些争议不谈,蜀地治水的历史,恰如岷江,也是源远流长的。岷江以及岷江都江堰段,可以毋庸置疑地说,一直以来就是四川治水首务之地。
岷江乂安,则成都乂安;岷江丰润,则天府丰润。
(林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