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5日,“知·行中国——美国高校青年代表团暑期研学项目”走进我市,来自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高校的40多位美国学生与北京大学中外学生代表,在“三遗之城”沉浸式感受山、水、道、熊猫文化,增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保护。
“观赏大熊猫是我们这次最期待的行程之一!”当天一早,怀着期盼的心情,学生们走进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一踏入园区,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他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大熊猫悠闲地啃食竹子、憨态十足地打滚嬉戏,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和欢笑,现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来自哈佛大学的安思玮说:“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大熊猫,为了此次行程,我还在身上装扮了大熊猫玩偶。大熊猫太可爱了!都江堰生态环境非常好,走在基地,绿意环绕,空气清新,蝉鸣声不断,我强烈推荐大家来到都江堰看大熊猫!”
来到青城山高级中学,大家深度参与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书法体验区里墨香四溢,美国学生们手握毛笔,认真地书写着汉字,虽然笔法略显生疏,但神情专注而投入;茶艺区茶香袅袅,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仔细聆听着中国传统茶艺的讲解,品味着香茗,感受着中国茶文化的韵味;室内篮球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中美学生们尽情奔跑、传球、投篮,脸上洋溢着快乐;太极体验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动作,缓缓舒展身体,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现场充满了和谐的氛围。
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美两国青少年在不知不觉间成功完成“破冰”,大家兴致勃勃地分享各自的经历与感悟。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布鲁斯·诺亚·道格拉斯说:“这次体验活动非常棒!我非常喜欢书法体验。在活动中我们还与都江堰的学生进行了交流,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中国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我将把这次中国参访体验及文化分享给同学、家人、朋友,希望能让更多人来中国看看。”
都江堰,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美国学生们的目光。“Unbelievable!”“So beautiful!”登上秦堰楼,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丽全貌,学生们无不为其雄伟气势所震撼。都江堰水利工程润泽天府,荣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多项桂冠,在了解了“四六分水、二八排沙”的原理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因势利导的东方智慧,学生们纷纷感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伴着凉爽的岷江河风,学生们顺着蜿蜒的山路而下,进入二王庙,参观了典雅的古建筑群,了解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大家仔细聆听讲解,纷纷拿出手机,记录沿途难忘的瞬间。
来自夏威夷大学的檀文林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在参观完都江堰景区之后,他感慨万千,言辞之间满是对都江堰这一拥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胜地的由衷喜爱与赞叹,他说:“得知要来都江堰,我特意穿了印有《道德经》节选的衣服,因为我知道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10年前我曾经来过中国,再次来中国我感觉这里有很大的变化,我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刻地认识。都江堰之行让我收获很多,这里是一个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我喜欢这里的一切,比如说生态、历史、文化,特别是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深厚的道家文化、可爱的熊猫、热情的人们,都让我印象深刻!”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克雷顿·布劳蒙·凯德表示:“我非常喜欢都江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我会把这里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朋友们,我期待再次带家人来都江堰。”
此次活动中,细致的讲解和独具一格的互动体验,让美国学生们对都江堰、对中国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借由交流,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文化与时尚相互激荡,一同勾勒出一幅中美友好及文化交流的美好篇章。据悉,此次来访的美国学生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来中国。很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访问,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对中国青年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不少青年还表达了要进一步和中国开展持续交流的愿望。
参访中,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刘全胜表示,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美国大学生研学团来川,意义重大。希望大学生们回国分享在四川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介绍四川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创新发展之势、开放合作之机,成为中美友好的建设者。协会愿与大家深化中美民间友好交流,尤其是高校和青年交流,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王蓓蒂 沙维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