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都江堰有着好山好水,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我很着迷!”“这是我第一次来都江堰,这里很美丽,旅游产业丰富,也非常生态。”……6月10日,俄罗斯主流媒体团到访我市,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都江堰山、水、道、熊猫文化,切实感受都江堰在历史文化传承、绿色生态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
踏上秦堰楼,媒体团成员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都江堰水利工程显得格外壮观,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水利工程原理、作用,对这座具有2280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屹立至今仍然在发挥巨大作用表示惊叹不已,赞叹其古老的智慧与卓越的设计生动展示了中国水利技术的辉煌成就。
伴随着清凉的河风,媒体团来到安澜索桥,聆听着它的历史与美丽传说,并在此写下健康、幸福、快乐等心愿。在实地参访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后,媒体团成员详细了解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无坝引水的独特设计,以及其为四川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良好提供的水安全保障,感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因势利导的东方智慧。
参访中,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出镜记者格里高利·弗拉基米罗维奇·弗多文收集了很多素材,并在鱼嘴进行了出镜报道,将所见所闻分享给广大观众。他说:“都江堰的美景让人沉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科学原理让人震撼,我觉得非常了不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俄罗斯也有很多河流,我认为这是值得学习的经验做法。我们今天采集了很多素材,希望更多人看到这座城市。”
正值端午节,伏龙观前的文创摊位上挂满了精美的香囊和五彩绳,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每逢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挂艾草,眼前这只香囊,便是艾草香囊。”在工作人员介绍下,媒体团成员纷纷佩上精致的香囊,深入了解端午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风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熊猫邮局,大家还挑选了喜爱的明信片,盖上专属邮戳,将独具古堰风情的文创产品或邮寄、或“打包”带回家。
与大熊猫近距离接触,是媒体团成员最期待的行程之一。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大熊猫或是嬉戏打闹,或是打盹休息,或是享用它们的端午“大餐”,憨厚可爱的模样让媒体团成员纷纷拿起手机、相机,忙着记录、传播的同时,还不忘与大熊猫合影留念。媒体团成员还深度了解我市在大熊猫研究和保护、大熊猫生态与野外种群动态研究、大熊猫国际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努力与成果有了更为生动的认识。
“大熊猫太可爱了,他们生活在这里是无忧无虑的模样。”国际文传电讯社国际信息部记者伊琳娜·维塔利耶夫娜·多罗舍娃感叹道。“了解到都江堰市是大熊猫繁衍的‘天然走廊’,是大熊猫生活的乐土,这里也是人均拥有熊猫最多的城市。显而易见,都江堰市为保护这些珍贵生物做出了许多贡献,并且得益于都江堰市高水平的生态保护工作,构建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一个“幽”字,浓缩了青城山自然景观的特点,一个“道”字,则是青城山人文景观的代表,一幽一道,构成了青城山的独特魅力。当天下午,媒体团踏上了参访青城山的旅程,不仅被壮丽的自然景观所吸引,还深入了解道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传统。塔斯社国际信息编辑部执行编辑安娜·安德烈耶夫娜·福米娜说:“都江堰非常迷人,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这是让人很惊喜的行程!”
行程满满的一天,媒体团成员们不断记录着所见所闻,他们表示,通过参访,加深了对中国古代智慧和生态保护的了解,也为俄中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接下来,将通过各自的媒体平台,把都江堰的故事传播给俄罗斯的读者。
“都江堰在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许多成效,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总编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古谢夫说,“正是因为都江堰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我们才认识到了这个传奇的水利工程,让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得以源远流长,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我们这次还见到了都江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我认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我将把都江堰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经验介绍给更多的俄罗斯读者,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家园。”
据悉,参加此次活动的媒体团成员来自《莫斯科共青团员报》《俄罗斯报》、卫星通讯社、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俄新社、国际文传电讯社、RT电视台、塔斯社等俄罗斯各大知名媒体的相关负责人、编辑、记者、摄影师等,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欧亚地区和俄罗斯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媒体团走进都江堰,通过参观、体验、采访,以他们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向国际社会传播都江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历史,将放大“三遗”之城魅力,彰显“天府国际会客厅”特色功能。
(本报记者 王蓓蒂 沙维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