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06/12/015521.html

等待处理…

舒潘:

做安龙盆景的传承发扬者

点击量:1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盆景圈中,青年盆景人不一定能达到前辈大师学术的深度、历史的厚度,但是这些代表盆景未来的青年传承者,用他们的理解,在高科技、快节奏的当下,交出了一份属于青年的答卷。今年32岁的舒潘,成长于青城山镇安龙盆景之乡,深受安龙盆景文化的熏陶,拜名师,博采众家之长,成长为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名师出高徒

青城山安龙盆景早已名声在外。作为川派盆景的优秀分支,安龙川派盆景新生代传承人参加了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国际竞赛盆景专项竞赛创作技能类比赛中大放异彩并斩获多个大奖。舒潘凭借作品“逸静”捧回银奖。5月30日下午,我们一行怀着探究和敬畏的心情走进青城山盆景园。

这座重建于2019年的盆景园,建有亭台小桥,设有假山流水,暗含太极八卦智慧,将盆景、园林、景观和古建筑融为一体,一草一木一石都与建筑相得益彰,又富有古典韵味。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金弹子、罗汉松……一件件造型各异的精品盆景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展陈内容包括安龙盆景发展演变、技艺技法,是名副其实的盆景“大观园”。

舒潘带领我们穿梭园中,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寻根溯源,他在一株罗汉松跟前停下脚步,告诉我们:“这是我9年前的学徒作品,现在想来,师父当时好舍得,拿这么好的作品让我练手。”提到师父袁铭昌,舒潘充满感激。“从师父那里,不仅学到技术,最重要的是学做人,然后学做事。”

在园中一处亭子间,我们见到了舒潘的师父,安龙川派盆景制作技艺成都市级非遗传承人、都江堰市安龙盆景艺术协会党支部书记袁铭昌。袁铭昌的头衔不少,在此仅挑一二,作为四川省杰出盆景艺术家、四川省突出贡献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他还是川农大商旅学院客座讲师,儒雅健谈。

说起当初教授舒潘的场景,他说出了掏心窝的话,“做盆景,实践性非常强,徒弟们初练手时,担心他们一不小心就把树枝折断弄伤,可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技艺,所以,就放手让他们去整嘛!”在师父的“舍”之下,舒潘和其余7个同门师兄弟终有所“得”,近几年,屡屡走出去参加全国性大赛,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方寸之间见天地。”学无止境,顶着大太阳,师徒俩再次来到一株罗汉松前进行了一场现场教学。“上面的结顶方式,告别了传统的一大片,而是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师徒同台,并蒂开花。在世园会国际竞赛盆景专项竞赛创作技能类,舒潘现场在规定时间制作树木盆景,作品《逸静》以其虬曲的姿态、多变的造型获得银奖。而师父参加了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场馆国际盆景展,其作品《大风歌》获得大奖,一株对节白蜡植物仿佛被劲风吹动千年,虽形瘦苍凉,但力量雄浑,而作品名则取自诗词“大风起兮云飞扬”。

苦练磨心志

“盆景涉及到艺术,要做出诗情画意,需要文化素养。”高中毕业的舒潘,深知自己知识的欠缺,所以近些年来,他不仅向师父学,向书本学,且常常外出到大自然中去找灵感。

舒潘说,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作为传统民间艺术,将四川的山、水、人、景进行高度概括和集成表达,其独特的造型技艺及审美志趣令人神往。

传统川派盆景的桩头造型以规则为主,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提炼,最终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这10种身法分别为:掉拐法、对拐法、接弯掉拐法、滚龙抱柱法、方拐法、三弯九倒拐法、大弯垂枝法、直身加冕法、老妇梳妆法和巧借法。如今,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安龙盆景在袁铭昌及一批艺术大师的传承下,注重形神兼备、画意结合。

舒潘把大自然画意引入盆景,用捆、扎、弯曲等手法表现胸中意境。一棵好的树桩需要上百年才能成型,从盆景素材到成品需要创作者倾注数十年的心血。因此,年轻的舒潘曾经也有守不住、心浮气躁的时候,但在师父语重心长地教诲下,舒潘学会了慢慢沉下来,他现在制作盆景,常常在一株桩头前一蹲就是半天,先在脑海中反复琢磨,再动手制作,他更多的是追求骨感、劲道。

舒潘制作的盆景主要分为文人、临水、悬崖、丛林几种类别,因材施艺,所以纵观他的金弹子、罗汉松作品,树干弯曲、枝条盘旋,集幽、秀、奇、雄、高悬、陡深之造型于方寸之间,在一盆之内展示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为了让安龙盆景走得更远,舒潘还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分享、网络直播等方式宣传、推广川派盆景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其魅力。目前他的盆景生产占地10亩,年销售八十至一百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座古典园林,青城山盆景园得到不少年轻观众的青睐。青城山旅推办负责人冷月刚表示,目前,正推动都江堰市安龙盆景艺术协会和上海盆景协会洽谈,安龙盆景艺术协会已与川农大商旅学院、东软学院、青城山民宿酒店等开展合作,希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完善“研产销+非遗文旅融合”全产业链,推动生态、文化价值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都江堰,一座桢楠保有量极高的“天然博物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