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时间回溯到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的5月30日设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
当前,都江堰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富有都江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而广大科技工作者,正是创新创造的主体,是都江堰市的宝贵财富,更是都江堰高质量构建“五大新城”的中坚力量。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即日起,市科协、市融媒体中心特推出《科技工作者风采》专栏,展示都江堰市科技工作者在“五大新城” 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如何用科技力量共同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都江堰图景。本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大山里的护花使者——张超的故事。
在采访张超的前两天,一场有关新质生产力的专题辅导讲座在市委礼堂举行。讲座中,都江堰青城山研究院创始院长、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兴奋地提到:都江堰有一座亚洲第一的杜鹃园。他感叹都江堰的动植物资源之丰沛。而张超等一批科技工作者,正是高山杜鹃的守护者。
荒山野岭中 自有爱花人
“1991年,我考取了当时的四川省林业学校,从家乡阆中来到都江堰市,不曾想到,从此与这座山清水秀的城市结缘,陪伴我度过悠长岁月的,是大山里绚烂的杜鹃花!”5月23日,在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玉堂园区,植物园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超向记者回忆起了过往。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于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张超坦言,作为一名川北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没有见过世面,对杜鹃花一无所知,当时从事这项工作就是为了有一份工作可以谋生。1995年9月,他来到龙池镇,在他眼中,这里就是荒山野岭,大山里几间破旧的管理房就是他的住所。一日三餐,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萝卜丝、萝卜片、萝卜块轮番下肚。至于工作内容,每天都与一位孙姓师傅扛上镰刀锄头为杜鹃花锄草。
“我记得很清楚,上班十多天后,我一个人跑到山后,在一块大石头上伤心地哭了一场,想念远方的亲人、想念刚刚分别的同学们、想念城市的喧嚣!”记者面前的张超,带着微笑,但从微笑中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困惑与痛楚。
就这样,张超在龙池大山一待就是三年。从一开始愁绪满腔,到后来的自得其乐,他爱上了大山,爱上了杜鹃。说起杜鹃花,张超如数家珍:杜鹃花作为木本植物,全球都有分布,全属共有1000余种,我国有近600种,有“世界杜鹃看中国”之说。我国的杜鹃又大多分布在西南、华南地区。它们有的扎根于河流两岸的峭壁上,有的点缀在丛林间,还有的傲立于山巅的风雪云雾之中。杜鹃花作为重要的园林造园树种之一,被称为“从海边开到云端的花朵”。
“人的心境一变,工作态度就变了,工作成绩就有了一些。”张超说。虽然每天仍是去为杜鹃花除草,但他学会了用心地观察每一株杜鹃花的长势、生长环境、物候情况等,学会了自己组装温棚,学会了搬石头修建苗圃和播种床。他主动查阅与杜鹃花相关的资料,采集杜鹃花种子,琢磨着进行播种繁殖。当时,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收集的杜鹃花近100种,张超每一种都认得,能熟悉地叫出每种杜鹃的名字。
山花烂漫时 他在丛中笑
1998年开始,植物园领导决定将杜鹃花的野外采种纳入每年的常规工作计划,从那时起,这项工作就没有中断。张超和同事几乎踏遍了全国有杜鹃花分布的地区,特别是我国西南、华南的崇山峻岭。“我们背着方便面或饼干,在大山里搜寻着杜鹃花的踪迹,杜鹃花的倩影可以带走我们全天的疲劳;杜鹃花的种子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他们不止一次在大山里迷路,也曾在云南的深山小道里被人误会是“毒贩”。被 1米多高的荨麻扎过,被十多条蚂蝗咬过,还有同事掉下悬崖,所幸未出大事。
正是经过张超这一批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目前已累计保存野生杜鹃 420 余种,栽种了30多万株野生杜鹃花,初步建成为亚洲保存野生杜鹃原始种类最多的杜鹃专类园。2000年,龙池园区正式命名为“中国杜鹃园”,并由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陈宜瑜院士题名。每年四五月是中华杜鹃园的最佳观赏期,各色杜鹃连成一片鲜花的海洋,宛如一片与世隔绝的童话世界,美得让人窒息。“曾有人问我,这片杜鹃花海是野生的吗?听了这句话时,我会由衷地笑笑。这句话其实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褒奖!”张超说。
在玉堂园区见到张超时,他正在培育杜鹃幼苗。“我们采用的是首创的套盆播种法,有减少管理难度、提高存活率等优点。”近年来,张超和同事们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 50 多篇,其中 SCI 论文 20 多篇。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和服务地方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2023年底,由张超等主编的《四川凉山州杜鹃属植物》一书正式出版,此书也是科技扶贫的成果之一。
在张超身上还有都江堰市拔尖人才、政协委员、都江堰市知联会理事等光环。而他自己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用心爱着大自然、爱着杜鹃花的普通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基础,也是目标和手段。我们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每次想到这句话时,我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张超告诉记者,“都江堰是一座世界闻名的‘三遗之城’,作为在这座城市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高质量推进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建设作出贡献!”(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