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05/15/015427.html

等待处理…

跨越时空万里千寻 张大千“再回”青城

——专访《万里千寻》导演张伟民

点击量:4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万里千寻》是一部历经12年制作完成的长篇纪录片,展现了张大千的海外艺术和人生之旅,以及为推动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作出的积极贡献。该片自去年12月8日香港故宫博物馆首映以来,已获得巴西第47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长片纪录片奖”、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等4项国际大奖。在张大千诞辰125周年之际,导演张伟民女士携影片与都江堰观众见面,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12年时空跨越大海拾珠

5月12日下午,在青城山脚下隐秀尚庭酒店,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相关负责人、都江堰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观影座谈,大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期待瞻仰大师风采。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陆人,曾经觉得大千先生距离我们很遥远,形象很模糊。特别是海外的一段经历,几乎是空白。”张伟民目前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学院终身教授,谈及拍片初衷,还有一段缘起。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于2006年进入旧金山州立大学,2011年的一天,教授马克·强森将一叠陈旧的16毫米胶片交给了她。这些胶片记录着一个白胡子老人在海边散步、观赏松柏,并凝望远方太平洋的情景。这位白胡子老人就是当年在美国生活的张大千。作为当时唯一从中国大陆来到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学院的教授、电影人,张伟民深刻意识到了这些胶片的珍贵和自己的使命感。

从此,张伟民开始了长达12年的追寻,她把这个过程形容为大海拾珠。从亚洲到南美洲、北美洲、再到欧洲,这部纪录片涵盖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200多小时的素材,探访了张大千的子女、家人、朋友、弟子、艺术家和学者共100多人,通过影片解读了张大千后半生的传奇故事。

影片中的张大千,头戴东坡帽、一把长胡子、一袭长袍,一身传统中式打扮。1954年,张大千搬到巴西摩佶居住了将近20年,并修建了八德园,园中不仅有奇花异草,且仿照大陆山水,修建了假山、亭台等。

张大千不仅是中国艺术界的巨匠,也是一位跨越重洋寻求艺术突破的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张大千开始结合传统中国泼墨艺术,创新尝试泼彩技艺,创作出了《瑞士雪山》《爱痕湖》等代表作品。在欧洲多次举办展览,受到瞩目,引起轰动。外国媒体这样评价:“张大千是第一位在国际艺术领域获得高度认可的中国艺术家。”

“东西无界”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观影结束,各位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该纪录片生动还原了张大千先生国外生活足迹,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翔实资料,填补了空白。

从大千先生几十年一直着一袭长衫,乡音不改,一口四川话,无论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他的作品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水。从这些细节中可看出,先生旅居海外几十年,始终有着深切的家乡情怀,这点也深深感染了张伟民。

据张大千女儿张心瑞女士讲述,1938年至1948年的10年间,张大千在青城山生活并创作大量作品。2017年的冬天,为了拍摄纪录片,张伟民第一次到了青城山。当天上午,她再次上青城山参观张大千故居,让她百感交集,在不断地追寻中,她更能感受到大千先生的精神力量。“在追寻探访的过程中,青城山的风景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纪录片里也用了很多青城山、都江堰的镜头。大千先生走到天涯海角,故乡一直在他心里。”张伟民特别引用了大千先生的诗句“万里故乡频入梦,挂帆何日是归年”来形容此次回归。她动情地说:“我带着大千先生回家了。”

据悉,1925年,张大千和二哥张善子在上海创建了大风堂,后来两人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男女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都江堰大风堂再传弟子、画家邓崇竹表示,“我们不仅要学习张大千先生的画技,更要学习先生开拓创新、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

青城山景区工作人员刘林保在景区工作二十多年,他一直在搜集整理大千先生的资料,他告诉记者:“感谢张导的拍摄,观影后百感交集,大千先生和青城山、都江堰有着非常深厚的缘分,下一步将整理相关的资料,让世人更全面了解大师风采。”

影片最后,大千先生原音重现:“东西无界”。艺术无界,交流交融。纵观他的画作,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绘画风格,通过意境和线条来表达情感,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他的艺术和人格魅力。

“当我终于把这幅《万里千寻》呈现于世之际,我由衷第感激上天赋予我这份使命让我走入大千世界,是大千的精神和理想始终鼓舞着我,伴我前行,实现这个12年的轮回。在张大千125周年诞辰之际,我希望用这幅《万里千寻》的长卷告慰大千先生的在天之灵。我希望张大千的后半生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再是空白,东方的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因为有张大千而更加丰满和璀璨。”最后,张伟民表示,希望这部电影传递这样的理解和感悟。(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警法协作守牢安全底线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