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4-04/29/015679.html

等待处理…

万岭社区 绿意万岭 文旅胜地

点击量:12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万岭社区隶属都江堰市银杏街道,地处都江堰市北部,是面积4.3平方千米的山区社区,与蒲阳街道、龙池镇毗邻,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大、小万丈沟跌宕蜿蜒于两个峡谷之间,而后在红烟煤汇合,一路奔向山下,流向川西平原。

说起万丈沟,以前可不叫“万丈沟”。听老人说这里原来只有万、张两姓人家,以山沟为界,各居沟的南北两边,因明末清初战乱,两家绝户,只留下“万张沟”的地名,却没有了万、张两姓人家。又因当地口音“张”和“丈”读音相近,就讹传为“万丈沟”了。在《灌县志》中也有“万张沟”这样的记录。

现在社区的人家都是清初外迁过来的。原有6个村民小组,2020年3、4组合并,目前共有5个村民小组,393户共851人。2001年因建拉法基水泥厂,1、3组的村民从山上搬到山下集中安置。2008年汶川大地震房屋损毁,大部分村民被集中安置在红烟煤和庙子坪两个安置点,还有少部分村民散居于山里。万岭社区民风淳朴,邻里和睦,风景优美,曾被评为“市级四好村”。

万岭社区是传统的山区社区,因封山育林,粮食作物已种得很少,这就造成了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留不住年轻人,也制约了当地的发展。然而这里却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社区建立了3000余亩食用笋基地,还利用林地种植黄柏、厚朴等经济作物。由于地处山区交通条件不好,大家都认为不能守着这样的好山好水过穷日子。“要想富,先修路”,经多方筹措资金,于2015年后陆续修通了全社区的毛坯路,还将万铜路、万沙路、万灵路修成了水泥路面。路修好了,社区利用有限的保障资金整治环境卫生,面貌一下就焕然一新。

清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徒步、骑行户外爱好者。山间公路和土路对户外爱好者来说,都是绝佳的选择。这里的公路、土路都不危险,行走其间如游画中。清晨,站在王家山山顶,不仅有青山颔首万山来朝的气势,还可以看到喷薄而出的朝阳。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溪水,繁茂植被,无疑是一个天然氧吧。

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社区引进和打造了万岭缘舍、隐庐缘舍、方岷南野、山涧别院4家精品民宿,鼓励村民利用闲置民房开设各有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

山涧别院就是利用山里原有老式木头房子开设的很有特点的农家小院。这座老房子是榫卯结构的传统川西民居,梁、壁、门全是木头,盖的是小青瓦。经过改造,小院收拾得别有意趣,一走进院子就有一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仿佛回到旧时的家。小院推出的菜品也是很朴素的农家口味,油亮亮的老腊肉、锅圈馍馍、石磨豆花,还有跑山鸡、野菜和新鲜竹笋等,各种做法让这些菜品很有乡村特色。在这里,你还可以亲自体验生火做饭、推豆花的全部过程,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下脚步。

近年来,社区还组织了采茶、挖竹笋的大型乡村游活动,吸游客累计达5万人次,这也使万岭社区逐渐为外界熟知。

万岭社区还有一座淹没在记忆中却名声不小的寺庙——白衣庵。如果你在老地图上查找,看到的一定是白衣庵,而不是万岭村或万丈沟。据当地老人们说,这座庙原来不小,雕梁画栋的,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后毁于特殊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胡姓居士组织一些虔诚佛教徒,重新捐建了白衣庵。白衣庵是一座卯榫结构的木房子,还建了一排吊角楼供香客居住。当然,规模大不如前,只能从粗大的廊柱和横梁还能依稀看到旧时的少许印迹。每天清晨,悠长的钟声和诵经的声音按时在山间回荡,坡下几棵粗大的酸枣树或许还有曾经香火鼎盛的记忆吧!2001年因建水泥厂白衣庵搬到了山下,2008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得庙毁墙倾,白衣庵从此成了万岭村人的伤痛记忆,在时光里渐渐消退,关于它的传说也随之一起消亡了。

这些年,万岭社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把发展与生态完美结合,修建了各种基础设施,比如:古色古香供游人休息的亭子、公厕、路牌标识,铺设排污管网、电网的升级改造等等,硬件设施的完善推动了这里的文旅产业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全面覆盖,为村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了解外界的窗口。(秦朝霞 文/资料 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