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春水初涨,杜鹃将绽。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却在这个春天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都江堰、青城山和他主持建立的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马识途,本名马千木,1915年出生于四川忠县。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从事中共地下党革命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组织工作。1941年到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1945年毕业。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西南局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顾问、名誉委员等。著有多篇长中短篇小说和纪实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风格。而鲜有人知的是,马识途先生却与都江堰有着一段段极为特殊的缘分。
建议抢修都江堰
为了保证都江堰可持续使用,按照惯例,每年都要岁修。即使在外忧内患的上个世纪40年代,岁修一直都按旧例进行。到了1949年,都江堰再次遭受巨创,当年7月17日,岷江洪峰流量达到每秒4430立方米,宝瓶口水位升到18.8划(每划为1市尺,正常水位为13划)。洪水将鱼嘴、飞沙堰、金刚堤、百丈堤、顺水堤、人字堤、外江河口等工程冲毁,青城桥上下石埂仅存20余米,外江黄家河心、秦家渡、陶家湾堤岸溃决。洪水冲入黑石河、江安河,灌区农田受灾14万亩。面对此情此景,已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根本无暇顾及。到了当年12月,年年都要进行的岁修,却一直没有动静,眼看着冬至已过,即将错过岁修季节,灌区人民心急如焚。当时,解放军正在进军西南的途中。由贺龙领导的62军正由甘肃、陕西,准备挥师南下,解放四川。地下党川康特委急派马识途、王宇光星夜赶往西安,向贺龙司令员汇报四川情况。谈到关系民生的水利建设时,马识途对贺龙说:都江堰岁修已是迫在眉睫,由于缺乏经费,时至冬至仍没有动手,国民政府腐败,溃不成军,不堪一击,但取蜀容易治蜀难,秦汉以来都是以治蜀先治水为良策,建议大军入川后,首在安定民心,而民心所望,莫过于及时岁修都江堰。
贺龙出身农家,懂得这件大事关系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便在广元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做出决议:只等灌县一解放,就立即抢修都江堰,把延误岁修的时间夺回来,力争在1950年春耕以前完成岁修,不误农时以安农心。并指定王希甫为军代表,负责此事,又从军费中拿出银洋5万元作为经费,并派184师先头部队先期抵达都江堰做好抢修准备。1949年12月23日,灌县和平解放;27日成都解放;28日成都军管会成立并接管省水利局。管委会主任李井泉按贺龙指示,在经费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紧缩其它开支,先行垫付3亿元(折合人民币3万元)用于抢修都江堰,这是军管会成立后的第一重大举措。
1950年1月16日,一幅岁修都江堰的百年壮景在渠首徐徐展开——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岁修正式在喜庆的锣鼓声拉开帷幕。1950年3月底,都江堰岁修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4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堰工讨论会在伏龙观召开。
4月2日上午,按照传统习惯,都江堰举行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开水典礼。典礼由川西军区副司令员张祖谅主持,并在群众大会上讲了话,张祖谅对这次艰苦条件下取得的胜利表示最热烈的祝贺。随着红旗飘飘,鞭炮轰鸣,成排的杩槎被砍倒,清流千里的岷江水一路东去,流向广袤的川西平原。围观群众掌声雷动,都江堰迈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撰碑纪念解放军抢修都江堰
1950年4月18日,时任西南局书记李井泉批示:军队参加修筑都江堰,确有此事,我赞成立碑纪念,并登报表扬。但是立碑一事却迟迟未能实施。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书写它的人,正如奔腾的都江堰不会忘记那段峥嵘岁月,不会忘记那些用汗水与生命捍卫它的解放军官兵。1994年1月,都江堰迎来建堰2250年之际,曾经参与抢修都江堰的马识途为纪念这段不平凡的往事,亲笔题写解放军抢修都江堰记,此碑原立于仰天窝小游园中心高台,现存于都江堰景区。碑文如下: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岁稔年丰,端赖水利。自秦李冰守蜀,开拓都江堰以来。历代治蜀者莫不以治都江堰为重,每岁必修,不误农时,盖民以食为天,水利乃粮食之命脉也。但解放前,内政窳败,古堰失修,水灾频频,乃民不聊生。一九四九年冬,我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解放川西。中共地下党派代表迎谒大军于西安,向贺龙司令员进言取蜀已不难,治蜀则非易,入川后,首在安定民心,而民心所望者,莫过于岁修都江堰。首长深以为是。于南下途中戎马倥偬之际,犹累开会研究此事。十二月底,成都解放后,斯时岁修已衍期,军管会甫成立,财政困绌,仍拨银五万元,督促开工抢修。灌县县委、县政府立率民工赶修,犹感不啻。幸得驻灌解放军全力支持,参加抢修,餐风沐雨,不辞辛劳。正抢修间,匪特暴乱骤起,意在破坏岁修。我军民同心协力,一手持枪剿匪,一手操畚修堰,不逾月叛乱平定,再二月岁修告成。清明佳节,春风万里,成都军管会于渠首筑台张旗,隆重举行放水庆功大典。军民欢腾,载歌载舞,盛况空前。放水时刻,杩槎砍倒,盈盈春水即顺宝瓶口奔腾而下,膏土沃壤尽得润泽,熙熙万民额手相庆,齐声赞颂共产党、人民政府、解放军为人民之利益建旷世之殊勋,丰功伟绩至今口碑载道。际兹都江堰建立二千二百五十周年,爰撰斯文补叙其事,并勒石都江之滨,俾万代共仰其功德云尔。
2012年5月3日,马识途故地重游都江堰,在飞沙堰旁寻找到他当年题写的碑刻,并与之合影留念。
倡建中科院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马识途曾经担任中科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期间,他建议在都江堰市龙池镇成立中科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2003年4月22日,省作家协会与都江堰市委宣传部、龙池镇联合举行中国作家林奠基仪式暨龙池杜鹃花笔会。年近九旬的马识途听说此事后,专门给省作家协会创联部副主任钟庆成电话,希望能参加这次笔会。考虑到马识途年事已高,且当时刚刚做了手术不久,正在恢复期,作协领导和马老的女儿都不建议他长途奔波。但马识途说:亚高山植物园是他倡导成立的,他当建设厅厅长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么多年了,一直牵挂着这个植物园,不知道现在发展得如何,希望能再去龙池看看。
就这样,马识途在家人的陪同下,和时任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宋玉鹏,党组副书记尹世全,副主席阿来,秘书长曹纪祖及都江堰市领导一起参加中国作家林奠基仪式,马识途现场书写“中国作家林”,并与其他作家一起挥锄种下中国作家林第一颗树木。
如今,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已建成露地定植区15公顷,露地苗圃5公顷,保护地1200平方米。保存野生杜鹃426种,包括蓝果杜鹃、大王杜鹃、棕背杜鹃等珍稀种类,现有苗木近20万株;引种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7种,繁殖8000余株;另保存树蕨、云南红豆杉等100余种珍稀植物。
关心都江堰文学事业
马识途长期担任省作家协会主席,非常关心和支持都江堰文学事业。早在1985年,省作协就在已有9名会员的都江堰成立了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灌县会员小组。
数十年来,马识途一直关心都江堰市玉垒诗社的成长,逢人便打听陈道谟、张天健等的情况和玉垒诗社的现状。
2008年4月7日,都江堰市举行《都江堰:两个世纪的影像记录》研讨会。蜀中一大批著名诗人、作家、学者参加,最难能可贵的是,94岁高龄的马识途也参加了。马识途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他说:
说到都江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有很多感触。早在1949年四川解放前,我们就曾向贺龙司令汇报解放四川的一些情况,贺龙就问我们,解放四川后首要任务是什么啊,我就说,首先要把都江堰修好,保证成都平原的农田灌溉,贺龙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我今天上午参观了清明放水节,感慨颇多,解放后举行的第一次清明放水节我参加过,六十多年过去了,我的战友和朋友们都先我而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啦。记得我担任四川省建委主任时,有一次陪同捷克斯洛伐克的建设部长来参观都江堰,看了宝瓶口、竹笼、杩槎之后,听说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居然可以开凿宝瓶口,他惊讶得不得了,他说古人的智慧太伟大了。我们今天来,不仅要谈都江堰的变迁,更要谈都江堰的文化和文化的都江堰。我们要做好水文化这个大文章。都江堰今后的定位和发展,必须是文化的都江堰,我这里有几个题目:
一是都江堰的发生与发展。二是研究都江堰不仅要研究其主体,要从研究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到哲学的高度。都江堰的学问就是水的哲学,要把都江堰的哲学思想好好研究一下,今后我们治理国家、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多向都江堰这个伟大的工程请教。三是研究都江堰的水文化,水是至清、至静、至强、至刚、至柔、至善的东西。至刚可以穿石,至柔则可以适应各种场合,至善就是“上善若水”,最好的东西,最高级的东西就是水,我们应掌握水的性格,包括水的哲学。都江堰靠什么?靠水,没有了水,那就不叫都江堰了。都江堰今后的发展、定位(包括发展旅游),前提还是文化的都江堰。先有水,再有都江堰,才有成都平原,最后才有天府之国和天府之国的文化。四是研究道教与都江堰的发展,把道教思想与都江堰的发展结合起来,道教本身有很多东西,有很多道理,这些东西和道理对我们治理国家、处理问题及都江堰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如何把道教的精华思想如何运用到都江堰之中,我们就有必要好好研究青城山的道教思想,它的精华是什么?五是研究都江堰与巴蜀文化的关系。都江堰市以前叫灌口、灌县,但是“灌口”也罢,“灌县”也罢,到底这个“灌”字怎么来的?都江堰有个“灌口”,大邑县也有个“灌口”,这两个“灌口”有没有联系,与“柏灌”的“灌”有没有关系?“都江堰”的“都”字又是如何得来的?它到底与川西坝子上的“都广之野”“成都”“新都”“益都”的“都”有没有关系?我们以后研究都江堰一定要与巴蜀文化联系起来,处理好巴蜀文化与古蜀国的关系,都江堰市要提升自己,必须注重研究都江堰文化,才能真正地建设文化都江堰。
此时,又一个放水节即将来临,马老却缺席了。又一个春天来了,马老却走了,但是都江堰的一江春水,龙池山上的满山杜鹃不会忘记他,它们仿佛一直在等着他再次归来。青城幽幽,岷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