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2023年四川省优秀童谣评选活动揭晓。由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副主任王国平创作,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报送的童谣作品《都江堰岁修谣》获2023年四川省优秀童谣成人组一等奖。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引导孩子争做崇德向善的好少年,今年6月以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教育厅、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以“童言描绘大中国 童声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开展了2023年四川省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
经过广泛征集、各市州文明办推荐,共收到童谣报送作品811件。通过组织初评、网上展示、专家评选等环节,共评选产生小学组、中学组、成人组优秀童谣文字作品80首、优秀传唱作品20首、优秀指导老师56名、优秀组织单位12个,是对全省优秀童谣作品的一次盛大检阅。
《都江堰岁修谣》以都江堰岁修为切入点,用儿童的视觉解读了岁修工作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天府之国的重要性,主题突出、形式活泼、语言生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童趣盎然,非常适合在全省少年儿童中宣传和推广都江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体旅局、市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家立足都江堰大地,讲好都江堰故事,用文艺作品向世界展示生动、立体的都江堰形象。我市文艺家创作了大量反映都江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文艺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摄影报》《中国新闻发布》《农民日报》《四川日报》《诗刊》《星星》《草堂》等报刊,在全国各地展出,在央视等展播,在大运会开幕式等活动现场演出,出版了《童年的背影》《太平花》《青城往事》《云上的奶奶》《岁时都江堰》《西道驿站》《迎面而来都江堰》《地灵人杰都江堰》《穿越千年的都江堰故事》等图书,为全面、立体、生动地宣传都江堰,助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贡献了文艺力量。
(本报记者 宋正刚)
相关链接:
都江堰岁修谣
王国平
深淘滩,低作堰
两个娃娃在和面
不蒸包子不蒸馍
不切韭菜不剁馅
只想学习李太守
围到江水打转转
一个捏出石人马
清淤淘滩有底线
一个作出飞沙堰
分水扬沙看得见
两个娃娃搞不赢
忙出一身毛毛汗
喊他们坐到耍一哈
摇头摆手不得干
扳到指拇儿算一算
春灌还有二十天
必须再和一把面
下游才能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