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之愈深,行之愈笃。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瞄准群众看病就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摸实情、找症结、出实招。通过践行“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等系列举措,靶向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就医问题,全面提升服务效能,让“小切口”映射出民生“大文章”,将主题教育新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书写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坚持党建引领
把牢高质量发展方向标
“P0009号到1号窗口登记”“请P0012号到1号接种台接种”。12月5日9点,在玉堂街道卫生院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取号、叫号、登记、接种、签名、留观、信息入网,接种秩序井然有序。“现在带孩子来打预防针很方便,只需像银行一样取号排队,按照语音提示执行就好了。”带着女儿在等候区等候接种的周先生说道。接种完成后,在留观区30分钟的留观时间里,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在医院党员志愿者的健康宣教中完成留观。
2023年11月,包括玉堂街道卫生院在内的10家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了成都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专家组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数字化接种门诊有效解决了以往接种排队拥挤、耗时长等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接种流程,优化了接种环境,提升了服务质量,同时还准确记录患者接种时间、接种疫苗名称、批号等信息,实现疫苗全程电子追溯,让群众获得更好的接种服务体验。
从“家”文化内涵建设到拓宽皮肤美容、口腔、产后康复的服务领域,从夜间门诊24小时不打烊到白马卫生室“中医药国潮文化馆”的创新打造,从药房、检验、收费室、健康咨询同步开放到关注青少年口腔健康,免费开展“六龄牙”窝沟封闭……“玉”医护航,爱心满“堂”。医院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深化“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建设,推动党建与医院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形成树品牌、创特色、推亮点服务新局面。
打造专精科室
补齐服务短板医疗惠民
大医精诚,厚德济世;栉沐风雨,初心不改。石羊镇中心卫生院以守护群众健康为己任,把优质资源贯通至患者末端,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以打造妇科专精特色科室为突破口,为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提供有力支撑。
“好,很好,收缩,再放松。”日前,石羊镇宁静社区的陈女士在医师王佳琳的指导下正在接受医学盆底康复治疗。置身于该院女性全生命周期康复中心,静谧、雅致、温暖、温馨氛围扑面而来。该院妇科主任杨晶告知,女性需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关怀,如何为女性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细的一站式诊疗服务,是她们一直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作为成都市基层临床特色科室,石羊镇中心卫生院妇科在不断推出各项服务举措、深化服务内涵的同时,坚持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不断强化科室特色,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精细化服务。
聚焦“一老一小”
擦亮民生健康幸福底色
“杜爷爷,该做针灸了。”“我紧张,我先上厕所。”“好,您慢点。”“李主任,你人好、心好、工作好。”84岁的杜爷爷一边拉着医养结合科主任李玉萍的手,一边笑呵呵地望着大伙儿,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在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暖心一幕在大雪时节温暖上演。“老还小,老人都像小孩子一样。”李玉萍介绍说,杜爷爷因为脑梗入住市人民医院,在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于今年5月转入该科室,经过半年的医疗和康养,现在已经可以自己走楼梯了。
家门口的“养老”,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医疗和养老无缝链接,补齐“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该中心以办实事、惠民生为落脚点,巩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成果,以高龄、失能、半失能及失智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实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中心主任何芬告知,机构养老的老人,一旦患病可得到及时诊疗,而中心住院的老年患者在达到出院指征时,又转介到医养结合科,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汐汐宝贝,来,抱抱,我们看看小手,张开小嘴巴,宝贝真乖。”12月8日8点20分,在市妇幼保健院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保健老师蔡鑫正在给入托的孩子进行晨检。入托后,在主教老师和保育员的带领下,在欢快的儿歌声中,在孩子们的咿呀学语中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2023年9月,托育中心作为全市首家公办托育机构和“四川省首批事业单位性质的普惠性全日制、自建自营托育中心”,依托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的优势,率先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主任刘薇介绍,入托的婴幼儿以照护为主,辅以运动、语言、认知、社会情感和自我帮助等训练内容,量身定制、科学育儿。目前先行开设托小班、托大班2个班型,将逐步开设乳儿班、托中班,按照婴幼儿自然生长规律,让孩子在吃穿、说话、生活技能和习惯养成等方面全面发展。
优化空间布局
夯实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基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人民群众健康路上有“医”靠。市骨伤专科医院直面医院停车、门诊空间小和流程不畅等群众看病就医难点堵点等问题,用心谋划、下足功夫,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空间运用和管理做精做细,再造门急诊就医流程,盘活院内资源,将杂草丛生的闲置地改建成有着35个泊位的停车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站在停车场,只见车道宽敞、整齐、规范,标线清晰,配以绿植花卉,赏心悦目。闲置荒草地的改造不仅解决了群众身边“急难愁盼”停车问题,同时也清理了医院卫生死角,与医院新打造的中心花园相得益彰。在医院党支部书记罗勇看来,这就是让全院干部职工、患者及家属真真切切感受到为民办实事的坚定承诺。
在聚源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康复病区,医院党总支书记王红梅一边叮咛着保洁阿姨把地面做好深度清洁,一边不忘提醒科室及时更换不合时宜的宣传标牌。门诊那边,时不时地传来“咚咚咚”的敲击声,那是门诊流程再造和服务窗口扩容改造的为民之声。
优化门诊全流程布局,加快门诊中西医药房和检验科等医技科室流程再造;增加服务窗口扩容提质,减少挂号缴费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打造健康管理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把健康管理融入家庭医生日常诊疗……有点有面、有声有色、因院制宜,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绿植藤蔓,竹林银杏,宣教声声,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互交织,一院一景,愉悦身心。走进天马镇中心卫生院新打造的健康文化角,绿藤之下、石凳之上,中医科医生孟基礼、公卫科护士刘雯正在与等候拿报告的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一条条惠民政策张贴于宣传墙上,一本本健康宣传册整齐摆放,和煦的阳光穿过藤蔓,好一幅就医美好体验全景图。
编后语: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护、幼有优育,既是民之所望,也是政之所向。聚焦“五大新城”建设、“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等全市重点工作,我市深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单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全面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民生服务项目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风正气,谱写新时代健康都江堰新篇章。(通讯员 陈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