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委党校指导,成都市委组织部、都江堰市委主办的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十周年论坛暨党建引领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讨会在我市开幕。论坛为期2天,重点聚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建设、村级巡察四大版块内容,邀请来自全国政商学等业界精英200余人共聚一堂,展示新成果,汇聚新思想,探索新思路。
本届论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在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力”的重要指示要求,通过突出人才培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发挥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长期在农村集体经济方面研究品牌效应,聚焦“党建引领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主题,汇聚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集成展示全国乡村振兴领域理论研究,推动实践经验交流分享,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回眸过去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
全国扶贫宣教中心副主任骆艾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治理与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张灿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智慧治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涛,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徐勇,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阎荣舟,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裴泽庆,《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总编辑薛萍,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成都村政学院院长雷鸣,成都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余昌洪,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刁绵惠出席开幕式。
四川省委党建办副主任程文茂,成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治委主任邓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主持开幕式。都江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亚丹,都江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治委主任王育本,有关省市县委党校负责人,全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试点院校、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和有关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以及乡村振兴领域有关专家学者等出席。
蒋蔚炜表示,作为村政学院所在地和论坛承办地,都江堰市将在支持村政学院擦亮品牌上持续发力,在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在务实推动共同富裕上持续发力,聚焦主题办好论坛,推动学院做优做强、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据悉,依托都江堰市委党校创建的成都村政学院是全国首家挂牌“村政”、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与农村问题研究于一体的专业机构,长期以来始终秉承专科办学、特色咨政、问效跟踪的理念,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并充分利用与其零距离优势,十年来专项调研农村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的新动态新趋势,架起高层决策与基层实践的桥梁。论坛上,不同教龄的教师共话成都村政学院十周年发展回眸,分别以《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上》《走在“为党献策”的读村路上》《“为党育才”的铁军炼成记》,集中展示学院坚持聚焦农村基层、深耕农村基层,实现教研咨一体化,青年教师在基层教学、调研、咨政中茁壮成长,彰显了一所有“读村”情怀的学校,总有一条赶不完的乡村田园之路。
重磅推出 权威教材指点迷津
论坛上,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教授邓蓉为大家推出《农村基层干部一线工作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选编》两本权威教材,并讲述撰写教材的背景,介绍教材内容和价值,分享教材中的典型案例。
邓蓉介绍说,《农村基层干部一线工作法》作为全国农村干部培训三本教材之一,是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农业农村部、四川省委组织部指导,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负责编写,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每个章节由政策背景、实践探索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实践探索由工作方法与案例链接构成,从全国镇村两级收集306份材料遴选80个案例,佐证确有其法、确有其效,以问答形式来表述,通俗易懂、具有可读性。
而本月新鲜出炉的本土教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选编》则是由学院自主策划、选题、撰写,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选择全国32篇案例,每篇由案例背景、问题提出、建议方案、结果成效、案例点评5个部分组成。其价值表现为问题导向、调研严谨、实地探访和借鉴复制。该书以解惑答疑为主要方式,把先行者探索中遇到的问题难点,通过政策梳理、实践磨合,为后行者提供借鉴蓝本,少走弯路,并以交流探讨为主要方式,分享各地实践经验,规避教训,提供它山之石信息共享平台。
现场还颁布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案例选编》十佳好案例,都江堰市金胜社区名列其中。颁布2019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在一公里”党员志愿者五年跟踪计划十佳志愿者,都江堰市基层党组织书记王利、陈丹、夏纯敏、龙波、蒋朝辉、欧显龙等入选。
交流盛宴 “英雄豪杰”共话未来
论坛特邀各路“英雄豪杰”相聚,共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场,宋洪远、徐勇等长期研究农村基层发展的专家学者纷纷作交流发言。特邀的全国农业战线先进典型——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浙江省善治示范村安吉县红庙村党委书记沈永甜、四川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村郫都区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等分享发展经验,交流探讨发展路径和方法。
“成都村政学院不仅仅是名字独特,培养对象独特,更重要的是针对培养对象,走出了一条田野调查、专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办学之路,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效。”徐勇在交流中这样讲到。
来自福建省古田县鹤塘镇的余海燕在发言中表示,她的一路成长离不开成都村政学院。她饱含深情地说:“成都村政学院见证了我从一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向党员引路人的转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个车头就是我们农村的党支部。”张灿强认为,农村党支部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在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的过程中,要加强村干部致富带动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学习取得“真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都江堰必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对都江堰的乡村发展,陈涛谈到,都江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川西音乐林盘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别具一格。建议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宣传推广,培育旅游人才。
村级巡察 打造成都样板经验
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作为成都村级巡察教研基地,在本届论坛中首次专门设置“护航·村级巡察”单元,邀请业内人士、专家学者、一线干部就当前村级巡察特别是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经济组织架构合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集体经济档案管理等既是前沿理论实践,又是农村基层干部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度交流探讨。
现场,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廖冲绪以《村级巡察的意义、定位与功能》为题,从充分认识村级巡察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村级巡察的定位和功能、全面推进村级巡察存在的主要困难三方面跟大家作交流。他认为,村级巡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巡视制度化地推进了乡村。推动村级巡察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促进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基层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
“村级巡察作为前沿课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村级巡察教研基地打造,力争在师资资源、培训实施、课程体系、专题研究等方面取得进一步成效,努力打造成都村级巡察样板经验、亮点品牌。”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高级讲师邢永亮说道。
薪火传承 教师培养有方有果
本届论坛还展示了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师资培养方法和成果。近年来,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搭乘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东风,教师队伍人数实现翻番。为促进青年教师走上并站稳讲台,学院创新探索讲好主题、讲活现场、讲透专题的“三步走”培养方法,聚焦匹配基层一线培训需求,建立健全老带新、双师制、案例研讨、翻转课堂等培养机制,不断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为党育才必育师,在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中走出一条“党校+学院”的特色教师培养之路。青年教师入职一年实现方向确定、教学科研成果显现,教师队伍获得中央组织部好课程、四川省首届干部教育名师、四川省决策咨询课题、成都市本土讲师、成都市党校系统首届名师工程等系列荣誉,教师成长培育经验于今年8月在中央党校县级党校专题研讨班上作交流分享。
据悉,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村政论坛目前已举办八届,如今已成为研究农村基层发展对话平台之一,规格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都江堰市诚邀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到都江堰市委党校(成都村政学院),一起探讨党建引领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挥各自所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胡馨怡 赵兴亮 宋正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