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11/10/014719.html

等待处理…

朱睿:寻找非遗青城茶染的当代表达

点击量:43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因堰而名,因水而兴的都江堰市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020年,以“青城”冠名的传统茶染技艺被列入都江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棉布在茶汤里翻滚,由浅至深地被沁润,手工印染的浪漫便伴着茶道中简朴、庄严的生活美学走进了人们的心田。而这正是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朱睿找寻非遗文化当代表达的答案。

遵循自然之美

见到朱睿是在某个秋日的下午。一块自制的粉色茶染披巾随意搭在身上,透出她恬淡的个人气质。简单的寒暄后,朱睿迫不及待地拉上记者直奔“主题”。她说,茶染需用的茶汤已熬上,就等着记者亲手体验一把青城茶染的魅力。在等待这锅茶汤慢慢加热的过程中,朱睿也将她和青城茶染的故事娓娓道来。

“染布在都江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或更早。清朝乾隆年间,还流传着红坊、蓝坊、漂坊等。以前,川西老乡常穿常用的蓝布,就是本地产的‘阴丹钻水’。但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手工染布慢慢被花色繁多的洋布所取代。”朱睿说,目前,都江堰本土的手工染布只剩下了胡氏百草“川芎染”和“青城茶染”。二者皆是因传承人承袭祖上家传,才将传统染(布)制作技艺保留了下来。“我的技艺就是从我奶奶张其凤那里学来的。从小看奶奶在家里做手工茶染,耳濡目染下,我对茶染也有了浓厚的兴趣。”

谈及茶染为何冠以青城二字,朱睿说还需从青城茶说起。青城山自古产好茶,制茶历史久远。“西川新茗谁第一,蒙顶虽佳不多得。绿云初开翠若村,花瓷且饮青城色。”清代诗人查礼和金曾在《青城茶歌》中这样赞美青城山的茶。这位老茶客足迹遍川,认为整个四川地带12个边茶基地县,青城新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第一。而始由都江堰人张玉山于清朝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创立的青城茶染,正是采用了青城山茶熬制染料,选用土布纯手工染制而成。

“我们的茶汤是有讲究的,选用的是青城山产的红茶,加上普洱茶、苏木和老茶,按比例配方,取青城山山泉水熬制茶汤。根据染制颜色的不同需求,我们会调剂各种茶原料的比例。这样才能染出黄色、蓝色、粉色等缤纷的色彩。我们的固色剂选择的是明矾,都是染制时,操作者可以直接用手碰触的天然材料。”正如朱睿所说,从染料到布料再到固色剂,因其全流程所选材料均是纯天然制品,遵循了自然之美,所以,这项百年非遗技艺才会赢得越来越多现代人的青睐。“每一个亲身体验过的人都会发现,在整个茶染过程中,自己是能沉静下来的。像这样遵循自然之道,回归最原始的手作,摒弃了一切的人工辅助和干扰的染制过程,对现代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治愈过程。”

独一无二的定制美学

一边说着话,朱睿一边用透明器皿盛来一大盆还冒着热气的绛红色茶汤。转身递过一张纯白的方巾,她邀约记者一道体验这奇妙的治愈过程。按照朱睿教授的办法,记者将方巾放入清水中使劲揉搓,三五分钟后,便算是成功完成了第一步。“这叫退浆,这个步骤很重要。因为退浆后,布料才更容易着色。”紧接着,便轮到布料造型了。在工具框里挑出一对可爱的大熊猫夹板后,朱睿开始引导记者对布料进行图案处理。“你把这块对折后的区域用这个大熊猫夹板的头部夹上,夹住的区域是避免上色,没夹住的区域会均匀上色。待洗净后便会出现你想要的图案。”

说话间,朱睿开始用线缠绕自己手里的方巾,反复操作了好几轮后,方巾便扎出了层层叠叠的褶皱。待完成这一切工序后,她小心地将“五花大绑”的方巾们放入熬好的茶汤中。茶染属于热染,为了保持均匀着色,朱睿没有停下不断翻动的手上动作。“像这样处理好的布料,我们会直接放入热的茶汤中进行染制。布料要完全浸泡在茶汤中,两三分钟后又捞出,放在空盆里与空气进行氧化。如此反复数次后,一件茶染的初级作品就算完成。”朱睿说,其实每次静待拆洗染制好的布料的过程也是她最期待的环节。在她看来,这一过程就如同开盲盒,等待她的将是一份独一无二的作品。“小时候,我最喜欢让奶奶带着我茶染。因为可以天马行空地在布料上扎、卷,最后染完会是各式各样的图案,不带重样的。那种收获独一无二作品的喜悦就如同接纳独一无二的自己一样让人充满了力量。我认为这也是青城茶染的魅力之一。”

时间一到,朱睿赶紧将染制好的方巾取出,放入固色剂中浸泡了一小会儿。紧跟着便用清水冲掉方巾表面的浮色,再用清水清洗干净。这时,朵朵太平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头像、鱼鳞状的水波纹图案便跃然方巾之上,它们就如同一幅幅定制美学作品平挂在竹竿上静待风干。“一件好的茶染作品,要经过三次以上的染制、晾干,才能完成。”

手艺人的一颗匠心

从布料造型到染料熬制,再到细心地将色彩融入织物,亲身体验青城茶染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后,记者惊喜地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围观者,更是创造者。亲身参与,让人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茶染,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而透过与传承人的对话,更感受到了青城茶染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于朱睿而言,历经百年传承,青城茶染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它不但是一种传统的染色方式,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其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杯茶可以用来缔造色彩层次的染布原料。我们就是赋予老茶新的生命,化腐朽为神奇,创造新的生活创意。虽然茶染的颜色不够丰富,但是它古朴、不争奇斗艳的特性,更耐人寻味。我觉得未来茶染的发展方向应当使其更多地发挥价值,让更多的人使用茶染材料,感受茶染艺术,体会其中独特的民族智慧。"

心怀一颗匠心,多年来,朱睿和她的团队也一直致力于让青城茶染“回归”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开发非遗研学课程,组织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酒店等特色活动.……朱睿说,她只想尽己之力将青城茶染的价值和美好传递给更多人。“非遗技艺本来就来自我们祖辈的日常生活,如今做好非遗技艺的传承和非遗文化的传播,就是要让它回归大家的日常生活。目前,我们已研发设计了多种接地气的文创产品。如:围巾、手包、枕头、挂画、桌旗等产品,目的就是让更多人在使用它们的同时就能了解并认同这一传统文化。”

正如朱睿所言,茶染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茶染所使用的植物染料来自大自然,它们的鲜艳色彩和丰富变化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在茶染制作的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对话,体验到传统手工技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种与自然的联系,也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这种使命也将驱动更多人去传承、去实践、去创新。“作为传承人,我将继续前行,用心灵去感悟,用行动去传承,为茶染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点燃生机,让它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绽放光芒。”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护航职业梦想 工伤预防宣传进学校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