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19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科幻阅读季”活动走进紫坪铺学校。活动包含书籍捐赠、作者科幻主题讲座、科普流动服务车参观体验等环节,旨在通过阅读和分享科幻书籍,激发青少年对科幻的兴趣,拓宽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视野。
在书籍捐赠环节,爱心人士宋麟将400套《科学小捣蛋》赠与我市8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据了解,《科学小捣蛋》是一本针对6—15岁青少年的科幻图书,该书通过《神奇的进化液》《狗语翻译机》等7个小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李不言和舅舅赵科学在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光怪陆离的故事。作品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有基于科学精神的推理分析,把一个个具体的科学知识串联成啼笑皆非的故事情节,既是一本科幻小说,又是一本科普图书。
现场,《科学小捣蛋》一书的作者——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儿童科幻小说作家、四川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副书记刘俊为紫坪铺学校的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仰望星空,心如大海——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的科幻讲座。刘俊用诙谐、幽默而又接地气的语言和事例向师生们阐释何为科学精神,怎样培养科学精神,如何在实践中激发科学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科学精神的种子。刘俊说:“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给孩子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课外读物。随着元宇宙时代、量子计算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学精神的高度,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提升能力,也会决定其今后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关系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我想通过这些类似的作品,去激发青少年对未来的憧憬、向往以及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听了刘老师的讲座,我明白了培养科学精神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旺盛的好奇心,并且要具备动手能力。我会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科学精神。”紫坪铺学校六年级学生付宇阳说道。
活动中,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的科普流动服务车开到了紫坪铺学校,邀请学生参与科普流动服务车参观体验活动,共享科幻的魅力,一同探索未知的世界。紫坪铺学校六年级学生贾橼塬说:“我觉得科幻的世界太神奇了。作为青少年,我们更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去追求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美好的生活。”
此次“科幻阅读季”活动让师生们享受了一场科技视觉盛宴,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创新科学的热情,拓宽学生科学视野,为培养科技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报记者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