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10/13/014555.html

等待处理…

欢乐田园研学游 亲近自然收获多

——市乡村振兴教育第三联盟丰收节文化活动暨农旅融合项目式课程启动

点击量:27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日前,由市关工委指导,市教育局、聚源镇主办,由顶新新建小学、聚源小学、土桥小学组成的乡村振兴教育第三联盟以及成都菁贝农业、稷耘农业两家公司承办的“丰收节”文化活动及农旅融合项目式课程启动仪式在灌区映像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新农村建设巨大变化,增强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感受劳动的快乐,体会收获的喜悦,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上午10时,在一阵欢欣的鼓舞中,活动拉开帷幕。三所小学的师生带来了特色节目,喜庆的歌曲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孩子们手中挥舞的稻穗、戴在头上的斗笠、披在身上的蓑衣,既展现了劳动的艰辛,又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粒种子长成一株植物,再成为餐桌上的食物,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你知道一粒米的成长,需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玉米一般什么时候种吗?”……现场,每位同学的凳子下都藏着一包食物的种子,发现宝藏,再探索解密,现场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性很高。

为了让参与师生对都江堰水利文化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活动还组织参观了水文化展厅。灌区映像项目不仅包含川西林盘传统院落和大田景观展示区,其水文化展厅,展示了都江堰水利文化发展历史沿革,川西林盘形成及演变,都江堰的农耕文化等。

农作物是生长在土地上的艺术品,劳作是对土地最大的崇敬。本次活动把学校课堂搬到灌区映像,以几十亩成熟的大田景观为背景,现场美似油画,同学们最期待的环节——体验收割开始了。

“站立弓腰,左手握杆,右手持刀,再用力一拉,一株水稻就割下来了。”现场,在志愿者的示范下,同学们纷纷收获了水稻收割初体验。割谷、打谷、运谷、扎草垛……虽然泥水溅到了脸上,但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劳作的成就感。顶新新建小学四年级同学唐琪博告诉记者:“体验劳动,才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以后,我要更加珍惜粮食,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

都江堰作为康定对口支援城市,当天,来自康定市新都桥小学的13名同学见证了都江堰丰收场景,感受了浓厚的农耕文化。四年级学生益西卓玛告诉记者:“在我们那边没有水稻,只有青稞,虽然我在电视里见过水稻,但是今天是第一次亲眼看见,还体验了收割,非常兴奋。”

据了解,都江堰市乡村振兴教育第三联盟于今年3月份成立,旨在促进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携手,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专业引领等方面共同进步。顶新新建小学党总支书记乐小娟表示,本次活动是第三联盟课程建设内容之一,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贴近自然,在生活当中增长见识,知道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为他们的童年增添故事。同时,也有助于对整个农村学校进行全方面的引领,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让孩子怀揣一颗感恩的心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