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农民才知道,种地的学问大着呢,我们要把会种田变成‘慧’种田。”成都年代记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叶小红感慨地说,现在种田要靠头脑、靠科技。
叶小红是蒲阳人,2016年,他放弃红火的汽车销售生意,回到家乡种地。从零基础干起,他虚心向书本、互联网、同行请教,参加各种培训,在不断试错下,他的种植规模从24亩扩展到540余亩,利用机械化作业,实现年产值500余万元。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他带动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到农业中来。
心怀愿景“试水”农业
叶小红的种植基地位于天马镇新民社区徐家碾。9月12日上午,秋高气爽,天气晴朗,记者到达该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正拔节抽穗的青葱玉米地,“两个月前来基地当时玉米已结籽了,这次咋才抽穗?”同行的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刘学翎老师笑着说:“这是试种的秋熟玉米,预计10中旬上市。”
种植秋熟玉米,需防风、防虫害,刘学翎经常下乡给予技术指导。据悉,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将叶小红基地的100亩土地纳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生产技术、化肥减量增效复合技术和蔬菜化肥减量增效减排技术。
有了新技术的支持,叶小红的干劲更大。收了夏玉米后,赶紧种上秋玉米,秋玉米收获后,种一季短期叶菜类作物,紧接着种下土豆。另一边,基地种植的莲花白有的在卷心,有的才有两三片叶,刚栽下的大白菜正接受阳光的照耀。叶小红向记者介绍,这是有差别种植,可拉长上市时间。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研究市场,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如今,叶小红农作物基地一年可收成四季农作物,提高了土地容积率,实现了增产增收。
叶小红说,2016年回到家乡种地时完全是零基础。今年48岁的叶小红,高中毕业之后学了一手修车的好手艺,后来远赴云南从事汽车销售,生意红火时,他从事6个品牌代理。2016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激流时勇退,转换赛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家搞农业。“刚开始走了很多弯路,种植玉米时,不知道是否成熟,错过了收获的最佳期,联系好的收货商拒绝要货,只能砸在手里。”“有一年遇到行情极端低迷,土豆卖0.28元/斤。”“2022年,秋冬季的莲花白、大白菜、萝卜完全卖不出去,最后年终盘算,亏损了60多万。”说起往昔,叶小红很是感慨。
“既然干一行就要坚持干下去。”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渐成熟,加上心中不灭的信念,叶小红走过了坎坷,迎来了光明。今年夏季,他种植的140余亩土豆产值在200万元左右。“年景有好有坏,但我只管做好自己。”叶小红性格坚韧、乐观。
科技助力带动乡亲
曾经从事汽车销售多年,“科技”二字牢牢地印刻在叶小红脑海中。目前,他已购买十几种机具,价值160多万元,拖拉机犁地、直播机播种、农用植保机施肥、收割机收割、秸秆机还田,机械化作业既省时省力,又增产高效。“这要感谢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好。”叶小红乐呵呵地说。
叶小红还有一手修车的好手艺,有些农机具太大,适应不了小田作业,他便亲自上手改动。为了节约成本,他和其他种植户共用大型的耕地机。
在叶小红的带领下,2019年他的弟弟加入进来做农业,38岁的村民刘江、29岁的黎锋刚等几位年轻人也相继加入了农业队伍。截至目前,仅在天马镇新民社区,已流转土地1400亩左右。
“之前在他这儿打工,通过接触下来,两年前自己也开始流转土地搞种植。”黎锋刚介绍,他承包了200多亩田,种植玉米、大豆、蔬菜等,收益比较好,一年有三四十万的收入。
2021年,叶小红参加了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系统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如何对土地进行经营管理等。科技和人才进山下乡,科技人员更是座桥梁。一段时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科技人员入乡村、进田野,面对面、手把手解决新问题、传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培育新农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村农民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催生了丰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常年和叶小红打交道,叶小红的踏实肯干给刘学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叶小红是一个肯干、能干,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他善于钻研,并且也有成果,在科技中心的指导下,实现了大豆玉米套种,双季玉米双季大豆的目标。在建设天府粮仓的大背景下,要实现粮食经济作物的双丰收,叶小红和他的示范基地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像叶小红这样的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都江堰有400余家,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的青年投身农业成为“新农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鼓励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向集约化、特色化方向转变。”(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