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黄昌学,中共党员,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天马镇副镇长,猕猴桃专家,曾获“全国十佳村官”荣誉称号。
事迹简述:
黄昌学是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系毕业的研究生,都江堰市猕猴桃专家,2018年至2021年期间,响应援彝号召援助喜德县。扎根喜德县洛都村期间,黄昌学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指导当地群众种植魔芋、当归、蘑菇等经济作物,实现农民增收;牵头电商服务,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牵头博洛拉达产业示范园建设,担当技术总顾问,依托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用干草等废弃物做原材料,充分运用立体、循环农业理论,生产出市场稀缺的高附加值大球盖菇,助推当地农民脱贫奔康。通过两年多的试验、示范,大球盖菇产业已基本形成,并受到了当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喜德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黄昌学凭着一腔热血,为帮扶地建了一个产业,树立了一种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同时,逐步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传统思维,是省综合帮扶队员主动作为脱贫攻坚的优秀垂范。
履职尽责 践行自己的帮扶本职
黄昌学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产业发展工作,对于初次接触脱贫攻坚的他来说,一切都是新的。脱贫攻坚没有退路和弹性,帮扶队员也没有适应期,他没有因为在都江堰是家喻户晓的猕猴桃专家而眼高手低,一边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的各项知识和帮扶村村情,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克服身体和生活上的不习惯。根据自己的优势,黄昌学主动挑起了脱贫攻坚软件资料的制作、整理、归档工作,该项工作也和其他工作一起顺利通过了省、州的检验。他还承担起了5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指导贫困户改善环境卫生,帮他们解决和协调脱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帮扶的贫困户都把他当成了知心人。
“昌学,我的电视接收器坏了,帮我想想办法”“昌学,我家的水量太小,帮我问问相关部门有没有政策”……黄昌学帮扶的贫困户一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他打电话,他们都觉得这个小伙子“靠谱”。
扎根在村 为乡村发展“理思路”
洛都村是博洛拉达乡最偏远的一个村,交通落后、农户思想保守,种植还是凉山土豆、玉米、荞麦那“传统老三样儿”。“帮什么?怎么帮?”他第一次皱起了眉头,攻坚时不我待,他拉着队友一道收集查阅乡村资料、遍访全村69户贫困户,脸黑了、人瘦了、鞋也破了,但他的心却逐渐敞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洛都村耕地面积大、环境天然无污染,更让他惊喜的是,村里与坝区气候条件有明显的“反季”差异。
经过反复探讨,黄昌学牵头编制《博洛拉达乡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村情乡情,充分发挥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优势,确立了“博洛花海、喜德桃园”乡村发展主题、框架,乡村产业“一筹莫展”成为历史,乡村振兴有了思路,目前,该乡按照这个规划在发展。
他的付出,当地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期待很高。
兴业在心 向技术支撑“要出路”
援彝期间,黄昌学牵头建设了博洛拉达产业示范园,坚持“林上得桃,林间得花,林下得药+”一体化农林种植发展思路,并在产业园试种枸杞、金银花等储备品种。与此同时,他还指导群众在民居周边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景观植物桃树和芍药,踏出“博洛花海·美丽人居”建设第一步。
产业是一条真正富民增收“造血之路”,但产业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讲天时、察地利、靠技术。作为微生物学专业硕士,黄昌学敏锐地发现,洛都村“反季”气候恰恰是种植蘑菇最好的“天时与地利”,他反复查阅资料、求教自己的导师、组织同学讨论,综合分析林下温度、湿度、坡度、土壤和降水等环境因素,选定了大球盖菇进行林下“反季节”种植。本来大球盖菇在坝区每年9月下种、11月出菇、次年5月采摘结束,但喜德独特的海拔高和气候优势,使得球盖菇可以4月下种、6月出菇、10月底采摘结束,正好“反季节”上市并获得较好经济效益。2018年试种成功后,2019年示范种植20亩,并成功出菇亩产3000斤的产量,2020年在全县推广220亩,现已形成稳定产、供、销。
“反季”种植大球盖菇颠覆了我省“夏季不能种植大球盖菇”传统思维思维,属省内首创,黄昌学不断总结反季食用菌、果树间套作等实践经验,当地同事和群众都亲切叫他“博洛菇父”。
成事在人 为留住队伍“铺好路”
作为帮扶干部,黄昌学知道自己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他得把产业留下来,就必须留下一支“懂技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在喜德县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他积极整合当地资源,指导当地的能人建立了“喜德县凉源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喜德县博鑫大球盖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了保障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公司开始了技术创新升级和产品的品牌建设,成为产业发展对外的主要销售主体。合作社积极组织生产,规范种植户的生产和产品质量,为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种植户在公司的要求和合作社的指导下,按照标准生产出具有喜德特色的高品质大球盖菇。
黄昌学还谋划全产业链建设,带领公司和合作社把物资供应和销售等其他环节一起做起来。他牵头建设大球盖菇菌种实验室,对菌种制作进行技术创新和数据收集,并培养菌种技术人员,为后期建设菌种生产厂做技术储备。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2021年引入建立菌种生产厂、生产基料加工厂、冷链物流,降低成本、提升效益,逐步打响喜德“松灵”球盖菇品牌,形成全县乃至全州的一张农业产业名片。
克服困难 坚持自己的“艰辛路”
黄昌学认为,要做大做强一个产业,需要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而现在的产业规模还不足以吸引外面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来,要想指导公司和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去发展产业,自己得先成为万金油。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的技术还不够精,还要学习”,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了。
在紧张的援彝工作的空余时间,黄昌学针对自己存在的短板,每天坚持学习。他不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所得,结合反季节食用菌、果树间套作等实践,发表了《大凉山地区林下反季节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体系探讨》学术论文一篇,申报《一种用于南方高海拔地区的大球盖菇林下反季节栽培技术》等发明专利三项。看他那么辛苦,同事们有时忍不住喊他休息一下,他总说:“不行,我还要多研究一下我的蘑菇,老黄的技术可不能‘黄’!”
在玩笑的背后,黄昌学还承受着病痛折磨。刚到凉山他就感到身体不适,经常头晕。起初他没在意,在一次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对洛都村的送医下乡体检时,他才发现自己有严重的高原性高血压,在坝区140的收缩压,到了洛都村2600米的海拔达到了180,这已是一个很危险的数据,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家人们知道后,都要求他回家,而且他的身体也符合召回的条件。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黄昌学劝说了家人,毅然决定继续留在凉山,他不想当逃兵,他更舍不得已经走到一半的产业帮扶路。他说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很多,但如果重新找人来牵头这个产业,有一段适应期,这就可能错过了产业的黄金发展时期。于是,他选择强忍着高血压带给他的头痛和危险,坚持每天服药,穿梭于一个个大球盖菇种植基地,继续着自己的产业帮扶路。
“能亲自见证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是我最大的幸运;最希望的是,多年后我这个‘博洛菇父’和蘑菇战友们再回凉山,已是菇香飘万家……”,黄昌学对未来充满期待。
(市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