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8/08/014229.html

等待处理…

凝聚社会拥军力量 共谱爱国拥军赞歌

——市爱国拥军联合会 “三优”服务促双拥工作水平提升

点击量:354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三遗”之城,处处涌动着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热潮,心系国防、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这片土地上赓续传承。近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拥军优属工作向社会拓展、向基层延伸,深入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热心拥军事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拥军行列。今年4月,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市爱国拥军联合会完成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审批,正式宣告成立,成为我市社会化拥军工作的主力军,为退役军人、军人军属、优抚对象在衣食住行等各领域提供优质、优先、优惠的“三优”服务,不断提升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尊崇感、获得感。

暖心慰问 情暖抗战老兵

“刘爷爷,马上就到建军节了,我们来看看你。”7月28日,市爱国拥军联合会会员与“荣军名医堂”医生组成慰问小组,上门看望抗美援朝老战士并为其进行健康体检。刘卫兵今年86岁,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393部队的一名老战士,有64年党龄,多次立功受奖。退休安置到都江堰军休所以来,担任支部委员,积极参与少年军校志愿服务、红色宣讲、资助困难学生公益活动,并在社区共建工作中担任“社区军政委”。

在刘卫兵家中,慰问小组与刘卫兵及其家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近况,倾听亲历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共话革命精神传统。尽管刘卫兵年事已高,但精神抖擞、声音洪亮,讲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热血沸腾,他对党、对祖国无比忠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在场每一个人。

如今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刘卫兵说他的生活充实且幸福。“爱国拥军联合会会员常常来看我,感觉非常暖心,心里热乎乎的。现在对我们老兵的优待政策和暖心服务是越来越多了,感谢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让我们享受到了幸福的晚年生活,我将竭尽所能发挥余热,助力社区建设。”刘卫兵说。

随后,慰问团又来到天马镇看望抗美援朝老战士岳从富。在岳从富家中,慰问团关切地询问老人身体和家庭情况,并送上慰问礼物。大家围坐在岳丛富身边,认真聆听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回忆起那段经历,岳从富说:“能为抗美援朝贡献一份力量,我很自豪。”当在场的年轻党员同志向岳从富问道,战场上害怕吗?岳从富目光坚毅地回答:“不怕!那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死’,我们不怕!”在场人员深刻感悟了革命精神,汲取了奋进的力量。“年轻一代更要好好珍惜时光,刻苦学习,锤炼本领,要更勇敢,把国家建设好,奋斗出美好的明天。”岳从富说。慰问中,随行医生还开展问诊、听诊,测量血压、血糖等常规体检,以及健康宣传等。

市爱国拥军联合会会长蔡昌伦告诉记者,本次慰问对象共有10名,是在今年5月都江堰市“不忘历史 铭记英雄”消费捐公益项目慰问活动启动仪式上结对帮扶的第一批抗美援朝老战士。结对帮扶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包括每月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家庭并配送日常生活用品,提供便民代办及家庭保洁服务,开展指定节假日慰问和战友会免费用餐服务。蔡昌伦说:“市爱国拥军联合会成立初衷就是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军人军属、优抚对象,我们希望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关注和关爱。”

真情帮扶 助力销售农产品

“既然我们已经走到了天马镇,赶快给李老打个电话,问问最近有没有成熟的蔬菜。”从岳从富家中离开,蔡昌伦向同行人员说道。当得知李顺福家中的茄子、红薯、青椒已成熟,慰问团临时调整路线,前往李顺福家中。

盛夏,骄阳似火。下午3点,在天马镇圣寿社区,李顺福戴着草帽在农田里收菜,汗水已将衣衫浸湿。“李老,我们来了,您赶快到阴凉处去休息休息,这里交给我们。”大家立刻分工合作,背背篼的、拿口袋的、用农具的……各自“承包”一块区域,迅速行动起来。

李顺福及其儿子都是退役军人,其儿子曾在中印边境高原服役。此前,蔡昌伦通过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多党合作·同心共建·乡村振兴”活动,深入对口共建的天马镇圣寿社区退役军人家中了解民情,在得知李顺福家庭生活较为困难时,他毅然决定帮他们渡过难关。为发动更多力量加入其中,今年5月,决定通过市爱国拥军联合会的力量,开展“乡村振兴·爱心助农”行动,协助收割并收购李顺福家种植的四季豆和600余斤土豆,为李顺福家庭带去1600 余元的经济收入。此外,还为李顺福购买崭新抽水泵解决农作物灌溉问题,并表示接下来将在育苗、管理、收割、销售环节提供“一条龙”的对口帮扶。

不久前,一个噩耗传来,李顺福儿子因病去世,家中仅有李顺福及其孙女共同生活。“这无疑增大了李顺福的压力。”蔡昌伦说。于是,联合会更加频繁地上门看望、收菜,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带货”,助力李顺福农产品销售。李顺福告诉记者:“我不擅长言辞,往常把这些蔬菜背到镇上去卖,总觉得不好意思开口,有时候坐上半个小时也没人来买,心里又会很紧张。自从联合会来帮忙以后,我就只需要种植好蔬菜就行了。他们帮我想办法拓宽销售路子。平时蔬菜一成熟,我就会跟他们联系,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会到田地里来采摘,并且很快就能把这些蔬菜卖出去,价格也很好,确实是解决了我的实际问题。”

经过辛勤劳作,3亩地内成熟蔬菜全部采摘完毕并整齐地码放在一旁,待统一进行销售。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李顺福激动地说:“真的太谢谢他们了,一直在帮助我,不管是销售也好、技术也好,只要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会全力提供帮助。我越发感受到大家对我们退伍老兵的重视,如今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生活现状,相信会越来越好。”

弘扬传统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需要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共同参与,齐头并进。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社会组织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市爱国拥军联合会是一个联合性、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员来自企业和个体从业者,共52人。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联合会主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抢险救灾、创业就业、社会服务等7项工作,提供创业就业指导、生活救助、健康咨询等提供配套服务,搭建起了政府与社会、军队与地方、组织与个人的合作平台,开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双轮驱动、双向发力的社会化拥军“新”路子,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委书记田德飞说:“市爱国拥军联合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了‘不忘历史·铭记英雄’消费捐、拥军基金募集、关爱援助抗美援朝老战士、关爱困难退役军人等活动,助推全市社会化拥军事业发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进一步加强指导,让爱国拥军联合会在拥军优属、就业创业、关爱帮扶、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择积极作用,让社会化拥军氛围更加浓厚,用实际行动践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数据统计,市爱国拥军联合会累计为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成都市拥军事业发展基金募集38余万元,用于退役军人服务的各项事业。为2.2万余户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通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生产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进行“精准帮扶”,目前已为26名退役军人解决困难,累计发放关爱援助资金26万余元。蔡昌伦说:“爱国拥军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搭建好关爱帮扶退役军人的桥梁和纽带,以实际行动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因伤病致贫退役军人等,把每一件事情做得扎实,用实际行动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关心和关爱。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7项主要工作,搭建国防实践基地,发动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拥军行列中,切实担负起凝聚爱国拥军力量的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王蓓蒂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服务有“专人” 办事有“专窗”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