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苍翠的绿树、清澈的河水、连绵的雪山……行走在都江堰街头,如画的景色宜人,清新的空气拂面,这,既归功于都江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也得益于都江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环境的精心呵护。
绿道:奔向幸福的方向
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这是芙蓉花树。你知道成都为什么又叫蓉城吗?就是来自都江堰的花蕊夫人在大街小巷栽满了芙蓉!”在柏条河畔的锦江绿道上,市民王丹正指绿化带上的一棵芙蓉树自豪地向朋友介绍。王丹家住附近的某小区,每天清晨,她会到绿道晨跑;每天傍晚,她会到绿道散步。她对记者说:“我是老灌县人,这里曾经就是杂乱无章的滩涂,如今经过改造,不仅有了彩色的绿道,河岸边还铺满了整齐的草坪,种上了芙蓉、银杏、香樟等植物,摆了供人休息的椅子,修建了漂亮的凉亭和厕所,看起来清新秀美。”
市住建局绿道建设和林盘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年初制发《都江堰市2022年度天府绿道建设工作方案》,已完成金马河滨江景观样板段和外江景观滨河绿地项目(外江大桥至二号闸)绿道、蒲阳河绿道米市坝段、古城社区古风绿道、问花村樱花谷、双土绿道、南岳情怀绿道等,全市完成各级绿道约36公里(其中乡村绿道30公里)。持续推动社区绿道“串街链户”,全面完成学府路为民小道、文庙山街、玉兰绿道、卉景社区绿道、堰华路绿道、泊江绿道等40条“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打造。
毋庸置疑的是,都江堰市域内随处可见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走在城区、乡村、山野,彩色的绿道上,步步皆风景,让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有人说,绿道的一头连着自然生态,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成为串联起城市美好生活的绿色动脉。一条条家门口的绿道,让都江堰人的生活平添了许多诗意。
青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
去逛逛赵公山,森林覆盖率达95%,负氧离子在每立方厘米14000个以上。漫步其间,犹如置身森林,一不小心便会沉醉不知归路。初入绿道的路为旧路,行至水龙路方为新路,路旁银杏、梧桐、杉树等树木青翠欲滴,一种掐得出水的绿意萦绕四周。一路用脚步丈量绿道,可尽享大自然清幽。
“叮叮咚咚”“叽叽喳喳”,溪水潺潺与鸟语蝉鸣合奏出优美的大自然协奏曲,真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偶有小松鼠在树丛中“躲猫猫”,总让人惊喜万分,想要用镜头抓住它飞快掠过的瞬间,却一眨眼便不见其踪影。紫的、粉的各色山花摇曳在夏风中,为绿意盎然的山林添了一抹绚丽。置身高处俯瞰,绿道犹如蜿蜒在山林中的丝带,一旁小溪犹如薄纱缠绕,如此掩映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中,宛若仙境。若是极目远眺,青城山老君阁、卧牛山、挖断山、斗底山及纱帽石等美景清晰可见。绿道上,农家乐、民宿如明珠般散落其间,随意选一处也可尝到地道的青城山老腊肉等美食。一饱口福后选处特色民宿落脚,便可在云深不知处做一位逍遥自在客。
近年来,都江堰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林长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干部群众植树、护树、爱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以“林长制”为例,全面建立市级、镇(街道)级、社区级“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明确市级林长13人,镇级林长122人,社区级林长332人,大熊猫国家公园等4个国有森林保护经营单位参照镇(街道)级设立林长9人;同步划定责任区域,实现了“一山一坡、一园一林”均有人管。创新实施“民间林长”协作机制,在玉堂街道赵公山社区建立全省第一支40人的“民间林长”,构建的“智慧巡护系统+五长联防”机制,相关案例成功入选新华网《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范案例汇编》,助力都江堰获评“2022绿色发展实践创新城市”。都江堰市着眼林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研究制定《都江堰市林长制运行规则》等6项配套制度,重点围绕议事机制、协同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信息机制6方面规范林长制工作运行,全面压实保护林园资源的主体责任,推动“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
雪山:生态建设
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推进
作为雪山里的公园城市——都江堰,一年四季,遇见雪山的次数,不胜枚举。“只要气温和光线适宜,尖尖山、赵公山、火烧岗这些大大小小的雪山都能拍到。在城里的大街小巷,一抬头便能与雪山近距离相望,随手一拍即是大片的感觉太好了。”在热衷于拍雪山的都江堰本土摄影家们看来,这就是都江堰的美好。
不管季节如何更迭,都江堰与雪的情缘与约定从未更改。除了大自然带来的冰雪馈赠,2022冬奥会的盛大启幕,让地处西南的都江堰更是因冰雪而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冬奥会一举成名的谷爱凌、苏翊鸣带火了都江堰的冰雪资源。在为奥运健儿喝彩的同时,越来越多人也来到两位冠军曾训练打卡过的成都热雪奇迹感受冰雪运动魅力。
坐落于都江堰市玉堂街道的成都热雪奇迹,是国内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之一,拥有8.08万平方米雪域、7条不同等级滑雪赛道、2个地形公园和10余项娱雪项目,可以全面满足各类滑雪爱好者驭雪需求,让更多人尽情畅享冰雪之乐。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推进,形成了以文旅、绿色、康养等产业链驱动城市发展的健康路径,筑成了以绿道为脉,江河为魂,冰雪为媒的生态之城。
(本报记者 宋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