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减轻精神障碍患者本身以及家庭和社会总负担,我市致力于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不断优化社区康复体系布局、强化资源投入整合、提高服务内容质量,增强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获得感、幸福感。今年5月,幸福街道以岷江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阵地,成立岷江路社区“复元驿站”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点,为精障社区康复者提供“家门口”的集康复、治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康复服务场所。
走进该社区康复站点,记者看到,这里不仅设有团体辅导、文体活动、心理咨询等功能室,同时配备智能心理健康自助仪、心理健康书籍等,从游戏接龙,到歌唱手工,这里的康复训练形式多样。“有些康复者刚来到康复站时无法与人沟通,现在不仅可以正常地交流,还可以和其他康复者一起做游戏,看到康复者的一点点的成长与变化,我们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和欣慰。”苟娟是康复站的一名社工,她告诉记者,在开展服务前期,社工需要入户探访,了解康复者及其家庭需求,并进行跟踪服务、康复训练、个案服务。同时,康复站不定期开展娱乐活动等,促进其持续康复。
“我们已经为病情稳定且愿意接受社区康复的患者建档,希望通过开展系列康复训练服务,促进他们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改善和提高其自主生活的能力。”据星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潘佳丽介绍,幸福街道岷江路社区“复元驿站”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点通过引入都江堰市星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配置专职社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辖区有康复需求的精神障碍群体提供服药训练、预防复发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及社交能力训练、职业康复训练、同伴和家庭支持等服务。
据悉,幸福街道岷江路社区“复元驿站”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点是市民政局试点推进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站点成立于2022年5月,截至目前,已通过技能训练、心理团辅、个案管理、文化娱乐、社会宣传等方式,累计开展了20余场社区康复服务,共计服务600余人次,康复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是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的目标。星韵社工马丽告诉记者,自康复站成立以来,积极打造“医院+社区+社会组织+家庭”协同管理的新康复模式。“站点社工与康复者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详细了解康复者近期的基本生活情况及家庭日常监护管理情况,并根据康复者实际需求提供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心理疏导和文娱活动等多项服务,以满足精神障碍康复者社区康复的多样化需求,让精神障碍康复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的康复服务。”马丽说道。
接下来,“复元驿站”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点将继续聚焦康复者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及需求,对服务对象实行分类跟踪管理,为他们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综合化的社区管理和康复服务,帮助康复者重拾社会功能,同时加强社会化宣传,增强社会大众对精神健康知识的正确认识,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促使康复者稳定康复融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报记者 周东叶 王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