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天去实地游览了,仔细听了导游讲解后,我终于明白了古人智慧的伟大。这座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仍在造福天府之国,真的是很震撼。”7月14日,在都江堰景区伏龙观广场上坐着休息的山东济南游客姬浩哲和记者分享起他的游览感受。开学即将升入初三的他,这次暑假是专门和爸爸一起来到都江堰开启课本游。“我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上读过《都江堰》,当时只知道它是历史很古老的一个水利工程,后来在手机上、电视上也见过镜头里的它。但是它究竟伟大在哪里,我脑子里是没有概念的。所以,我觉得这次来都江堰实地游览,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和姬浩哲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同样来自山东烟台的少年谢朋霖。“我第一次读到《都江堰》是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上,它在我脑海里是一个平面的形象,但今天看了,它是立体的形象了,一下子就活起来了。”
正如这些体验了课本游的少年们所说,课文里关于都江堰的描述还藏着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对于课本中出现的历史典籍与文化符号,在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后,他们不再感觉枯燥乏味,不再充满距离感。身临其境走进课文中的风景,触摸历史沧桑的遗迹,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中国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家长们来说,课本游和亲子游呈现重合趋势,成为备受青睐的大人小孩都能兼顾的旅游产品。这个暑假,来自江苏泰州的游客李太生和爱人带着一双儿女入蜀,他说,行程安排的初衷正是为了带孩子感受祖国壮丽河山,特别是水利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马上就四升五了,带孩子游览了长江三峡,然后来到都江堰探访水利工程,实地游览课本中出现过的美景,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与行动力,能够感受和理解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李太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希望孩子在课本游中收获知行合一,甚至不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对景观的历史、地理、文化产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报记者 刘晓)
编后语:课本游走红的背后,不仅是青少年日渐增强的文化自信,也是游客需求升级的生动体现。对于他们来说,过去,都江堰只是课本中那座两千多年前人类文明伟大创造力的产物,现在,则是孩子们可以带着课本探寻的旅游目的地。课本游以旅行为主题,将文化、历史、地理等多学科内容串联在一起,让孩子们丢弃玩时还得学的弊病,自愿自发地做到玩着也要学。带着课本,越来越多的亲子家庭走进都江堰,寻迹天府之源,探寻昆虫奥秘,感受熊猫文化,体验非遗魅力……用脚步丈量世界、奔赴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