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三遗”之城都江堰,除了拥有秀丽风景、深厚人文这些标签,还被网友戏称为人均拥有熊猫数量最多的城市。在这座城市,“大熊猫”几乎无处不在,南桥广场经常举行的熊猫快闪,穿梭于城市中间的熊猫出租车、公交车,都透露出都江堰市浓浓的熊猫文化。
都江堰市是大熊猫自然分布地之一,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浓郁的大熊猫文化氛围。都江堰市提出将围绕“五个大”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为成都更好彰显在四川省的主干极核作用提供有力支撑。而“大熊猫”正是“五个大”的重要内容,也是都江堰拥有的世界级IP中最受关注的。即日起,本报特推出《世界旅游目的地都江堰的“萌宠”》专栏,带你了解大熊猫在都江堰的“安逸生活”,感受都江堰浓郁的大熊猫文化氛围。
缘来已久
说起熊猫谷,都江堰人并不陌生,它的全称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位于玉堂街道环山旅游路旁,占地2004亩,区域海拔为740-1161米,园区内自然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熊猫谷前连成都平原,后接龙门山脉,位于太平洋东南季风和青藏高原高空西风环流南支两股气流的交汇区,处于大熊猫栖息地邛崃山山系和岷山山系的关键连接区域,紧邻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
熊猫谷地理位置优越,之所以选址于此,还有一段佳话。早在1953年,一只野外大熊猫在当时的灌县玉堂乡被发现,并救护至成都动物园,该熊猫亦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只被救护的活体大熊猫。发现这只大熊猫的地方,即是现在的熊猫谷。此外,这里是岷山山系与邛崃山山系的交汇区,也是大熊猫交配的“天然走廊”,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大熊猫生活的乐土。
在中国保护工作开展初期,受限于生态环境破坏、保护资源覆盖面窄等原因,大多采取“迁地保护”以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随着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壮大,如何复壮野外种群,避免破碎化栖息地中小种群的灭绝也就提上了日程。2006年,在成都市园林局(现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指导支持下,经过专家组细致科学的论证考察以及3年多紧锣密鼓的准备,2010年5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并于在2012年1月完成一期工程。但一开始,这里并未对外开放,仅作为大熊猫野化训练研究场所之一使用,直到2015年,才对游客揭开了神秘面纱。
美丽山谷
走近熊猫谷,来自群山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今年“五一”期间,这里是成都地区最热闹的景点之一,但平时游客不多,静谧的林荫道上游人身影三三俩俩,在大熊猫圈舍外参观也毫不拥挤,加上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全程无障碍通道,非常适合年轻人进行周末徒步或亲子旅游。熊猫谷大门很有特色,是一个横卧的大熊猫形象,中间竖立的柱子构成一片竹林意象。看见这样的大门,让人还未进入园区,一颗心就已飞扬起来,更是对与谷内大熊猫的相见充满了向往。
当迈入大门,第一口吸入的新鲜空气质量就已称霸朋友圈,也打败了99.9%的城市居民——只因为这儿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太好了!抬头远望,映入眼帘的是绵延不绝的深绿山脉,仿佛无数条苍龙匍匐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人们所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由无数片绿叶过滤而来,人们所感受的每一缕微风同样也吹拂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白鹭、麂子、松鼠、翠鸟、野雉等飞禽走兽。
顺着溪谷旁的道路一路往上。两侧生长着不少叶子像枇杷叶而枝干遒劲的灌木及小乔木,这在别处可不容易看到——这是珍贵的高山杜鹃,通常生长在海拔2500米的山地上,经过园林专家的精心培育,目前已经有40多种高山杜鹃在熊猫谷里安了家。别看这些高山杜鹃平日里其貌不扬,待到春风报晓,大朵杜鹃凑成一簇簇妆点在道路两侧,远看似星火点点,近观如仕女旋舞,煞是独特。
高山杜鹃与大熊猫的羁绊已有百万年之久,在野外大熊猫出没的区域通常都能见到高山杜鹃的身影,高山杜鹃自然也成了大熊猫栖息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原生珍稀植物之一。它用杨妃色的岷江杜鹃见证了大熊猫的爱情,用火红的马缨杜鹃陪同了新生命的孕育,用皦玉般的峨眉银叶期待着未来的降临。
在参观区域的最深处,沿青石台阶拾步而上,熊猫谷内神秘的三圣寺就在眼前。三圣寺原建于清初,在熊猫谷建设时由成都熊猫基地翻新修复,如今,三圣寺大殿门梁高悬由马识途先生所题写的“三圣寺”匾额,两侧有流沙河和刘云泉先生题写的“山藏国宝”和 “林隐奇僧”,内外立柱有魏明伦和谭楷先生题写的楹联,可谓大家云集,足见此寺不凡。山中何以会有一座古寺呢?据说,古时一些采药师进入谷内常常迷路,陷入险境。后来,采药师发现,只要跟着“山神”,沿河沟走,肯定能走出山谷。为了感恩,人们修建了一座小庙,供奉“山神”,小庙即“山神寺”。如今想来,“山神”疑似熊猫,因为熊猫要到溪边喝水,而山溪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所以,跟着“山神”脚步的引导就能顺利地走出迷障。在这风景秀丽的山谷中,大熊猫之旅也将开启……
熊猫 家园
熊猫谷内的15只大熊猫生活在回归产房以及大熊猫1、2、3号别墅里,它们的圈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之中,掩映在葱茏树林之下,中有溪水潺潺,又有绿草如茵。这里的大熊猫似乎格外活泼一些,它们总爱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爬树的天赋,或是“登高望远”,又或是“猴子捞月”,偶尔还蹭着树干扭着屁股仿佛跳起了舞,享受着人们惊讶和喜爱的目光。
来到一个活动场前,只见大熊猫迫不及待地从灌木深处走出来和游客打招呼,时不时地还摆弄着各种造型,眨眼功夫又爬到了树上登高眺望,似乎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大明星”。接着又来到下一个活动场,两只熊猫正呼呼大睡,虽然游客们围着不停地拍照,但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睡大觉。再往前行,一只正在吃竹子的大熊猫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这只大熊猫有滋有味地吃着竹子,不时发出声响,逗得大伙儿笑得合不拢嘴。
熊猫谷不仅有活泼的大熊猫,还生活着一群“充满野性”的小熊猫。与许多地方不同,熊猫谷的小熊猫散养在小熊猫生态放养区里。放养区依山而建,林木稠密,人们行走其中,仿佛只是在进行一场轻松愉快的野外徒步。这儿没有狭小的围栏,目之所及也见不到细密的围网,当你不经意的一个抬头,或许就可以看到一个红彤彤的大尾巴从你头顶扫过,此刻便能明白:这哪是去看小熊猫,而是走到小熊猫家里做客来了。除了不受束缚的小主人们,小熊猫生态放养区还在坚持动物自然行为表达和生态旅游理念基础上修建了方便游客行走的无梯步通道,设置了方便放养区内各类动物自由采食的“小熊猫果园”、充满野趣又兼具防滑功能的“松皮小径”等亮点设施,如此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小熊猫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又可以在与小熊猫共游的过程中感受熊猫谷得天独厚的清新空气与自然生态。
熊猫谷不止为大熊猫、小熊猫仿造自然栖息地修建生活环境,这里的本地环境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今年5月下旬,熊猫谷工作人员在回收红外摄像机时意外发现,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下了一大一小两只野生小麂同框路过的珍贵画面。据悉,架设在熊猫谷内的红外相机不仅多次拍摄到不同野生小麂活动痕迹,还记录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野猪、猪獾、花面狸、豹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身影。它们都是大熊猫的好邻居!据了解,多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持续在熊猫谷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在最大程度保护原生植被和群落结构的同时,着力修复原农耕区域生态环境,努力恢复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风貌。在种种努力之下,园区内现有562种植物、29种两栖爬行类动物,分别较十年前增长了9%和70%。
离开时,假如你依旧对这里的大熊猫、小熊猫和它们生活的家园恋恋不舍,不妨将此行美好的记忆与照片作为最特别的伴手礼,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和回味。
(本报记者 宋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