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端午,大街小巷粽香扑鼻。端午节挂香囊、吃粽子,这是一份沿袭千年的文化习俗,是一份对疾病祛除、迎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亦是对记忆中一份味觉的想念。在都江堰,多数家庭都有包粽子的习俗,而将习俗变成一份手艺,拓展为一项产业,再创立为品牌却不多见。位于奎光西街24号的“九籽粽”,就是都江堰为数不多的品牌粽,2019年、2022年获评成都市电视台、四川省电视台“都江堰十大名小吃”荣誉称号。
家族传承 30年坚守品质
绿色是九籽粽店铺的主色调,从外墙到里间,深绿、浅绿、淡绿层次分明,营造了清新怡人的氛围,包装间、蒸煮区、晾晒区、储藏间等分区明确,透明的玻璃隔断实现了操作的可视化。
在包装间,靠墙一溜排开是工作台,戴着帽子、围着围裙的孃孃们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一盆拌好的馅料,一盆洗净的粽叶分别摆放在两边,先将两片粽叶卷成漏斗状,装入大米充实压紧,再根据不同口味放进红枣、蛋黄、排骨等。一排横杆上挂满了已剪好的各色棉线,花线是猪肉粽、黄线是菠萝粽、蓝线是豆沙粽,孃孃们熟练地取下其中一根,两缠三绕,一颗包装结实的粽子就成型了。这边包好,那边蒸煮,另一边晾晒,最后打包装箱,流畅的流水化作业,20多人各司其职。
店主赵勤是个热情开朗的阳光女孩,人如其名、手脚麻利。说起做粽子,赵勤说要追溯到奶奶辈,距今已30年。赵勤的奶奶养育了8个子女,曾经在节假日包粽子是为了改善生活。后来子女长大,每到端午,奶奶都会把媳妇、闺女叫到跟前,手把手教会大家这门手艺。赵勤记得,奶奶总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也是一家人团聚的象征。就这样,家族的椒盐红豆粽成为赵勤记忆中亲情的味道。节假日,家里会把粽子分送给亲友,随着口碑的反馈,1993年姑姑开始开店做生意,由此一家人一年四季专营粽子。通过三代人的努力,2018年,接力棒交到了赵勤手中。
接手之初,赵勤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品尝了上百种口味的粽子,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定位:做川味粽。一种是质朴的椒盐粽,俗称红豆粽;另一种是腊肉豌豆粽,肥瘦皆宜的老腊肉,油气满满,混合着花椒的麻,回味悠长。还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了新口味粽,比如蛋黄五花肉、麻辣排骨、花生大肉,还有当下特别的双蛋黄粽。
赵勤表示,她家的粽子都是真材实料。粽子选用的是五常大米,腊肉则是自家做的,每年都送检测。菠萝枸杞粽里的枸杞来自青海。多年的用料经验,也让赵勤练就了“火眼金睛”,亲测、品尝,只有过了自己这一关,才能投入使用。
塑造品牌 做大做强川味粽
作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赵勤在埋头做事的同时也抬头看路。今年5月中旬,她终于拿到了“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备案证”,“菁城”派粽子注册成功。
“做川味粽,展现川味的麻辣鲜香。”赵勤在工艺、选材、品种中不断摸索,既还原粽子本味,又推陈出新制作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目前,已有美食博主探店主动宣传,酒店、企业寻求品牌合作,而店铺也常年给几所学校供应早餐。
“粽子可以机械化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赵勤说,很多标准化产品的确可以通过生产线改造,机械臂的加入来降低人工比例,但粽子不一样,每一片都不一样的粽叶,需要吃饱水膨胀得刚刚好的大米、足量肥瘦相当的肉,根据不同馅料,完全不一样的松紧度,复杂的裹粽方式以及捆扎方式,让机器无力发挥,只能在配料筛选、清洗、包装等标准化流水线上进行自动化改造。对此,赵勤笑说:“大家常开玩笑,每一颗粽子的灵魂,除了秘方配料外,就在于包粽子的人身上。”
赵勤店里,除了自家的姑姑、姨妈等,还有上了年纪的孃孃们,她们经验丰富,练就了“一把准”的本领,保证每个粽子分量、馅料配比正好,不漏米、不松线。所以九籽粽每类粽子的克重都可以保证,且公示上墙。
“端午节临近,粽子的需求量增加,每日订单不断,这几天有50名工人在加班加点地赶制粽子,粽子日产量达到1万多个。”赵勤表示,近几年,每年销量都在上升,今年预计需用5吨左右的大米。
忙碌间,赵勤接到一个来自湖南的电话,在外工作的都江堰人想念家乡的味道了。电话那头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多年来,我都吃他们家的粽子,味道一如既往得好。”靠着口口相传,九籽粽寄往西藏、北京、广州甚至台湾等地,万水千山总是情,一枚枚小小的粽子跨越万水千山只为抚慰更多人的乡愁。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