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5/30/013790.html

等待处理…

王心泰:孜孜不倦的书法人生

点击量:42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木心晚年曾这样说,“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岁月。”这是一位曾经和岁月反复交手,未虚度过时光的人的底气。那么,一个八十高龄的老者该是怎样的状态呢?他在岁月的洗礼下,留下了怎样属于他的思想和灵魂?答案或许不尽相同。看到80高龄的王心泰悬腕握笔、凝神静气在宣纸上挥毫泼墨,记者不禁深深感动。一个人为了他所钟情的爱好,可以孜孜不倦,继而激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5月下旬一个雨后晴空的早晨,记者采访了都江堰书法家王心泰,闻着墨香听他讲往昔故事。

西游记剧组曾上门拜访

早上9点半,到达王心泰家时,开门的王老身着短袖,神采奕奕。问其冷吗?王心泰笑笑说,他刚打完一套拳,浑身热乎着呢!说话时,他神采飞扬。

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份《都江堰报》,请老人讲讲书写“都江堰报”几个大字的历史,谁知老人摆摆手说,那不是他写的,而是王维西。虽然闹了个小小的误会,但却由此开启了老人的记忆。曾经,王维西、王汝义贵为前辈,但王心泰有幸和二老并称都江堰书坛“三王”。而王心泰的书法,从玉垒山的城隍庙到灵岩寺,再到都江堰和郫都交界处的平乐寺都留有墨宝,人送“王半城”的美誉。如今,八十高龄还勤耕不辍,实属少见。

王心泰是都江堰人,16岁起爱好书法,先后在央企水电六局,都江堰粮食局、人民法院、政协工作过。2004年退休。他的生活中经历过几件大事,最值得称道的是西游记剧组曾上门拜访过他。

那是1987年的夏天。西游记剧组来都江堰拍摄时,“六小龄童”脚崴了,当时在兴开骨科诊所看诊,询问都江堰哪位书法家字写得好想上门请教,医生推荐了王心泰。于是,一个炎夏的午后,西游记剧组导演杨洁带着几位主创敲响了王心泰家的门。看到剧组来访,王心泰热情接待并为剧组赠送了几幅墨宝。当天天气热,王心泰夫人宛代俊阿姨还特地买了西瓜招待剧组。历史的记忆被浓缩在黑白胶片中,如今被翻拍保存在王心泰的手机里。画面中,王心泰被围在中间,容貌已辨认不出,但悬腕握笔姿势和如今如出一辙。

六十余载笔耕不辍

岁月可以掩盖一个人的容颜,但磨灭不了一个人的追求。几十年来,王心泰一直孜孜不倦,砚边耕耘数十载。为丰富书法理论知识,1987年,王心泰曾在无锡书法艺术高校研习,作品犹以行草见长,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书作经常作为都江堰礼品馈赠给国际友人收藏。

在王心泰家中客厅的显眼位置的置物架上,置放着一张由中国收藏家鉴赏家联合会、中国国际艺术品评估鉴定中心、全国专业艺术人才评审委员会共同出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艺术职称资质证书”,注明王心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该证书颁发时间为2017年5月,当时的王心泰已是74岁高龄,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

闲聊半晌,迫不及待想要领略王老的墨宝。王老是个爽快人,倒墨汁入盘,铺宣纸于桌面,镇纸左右一摆,旋即马步一蹲,左手按住宣纸,右手提笔饱蘸墨汁,悬腕凝气,下笔迅捷,转眼间,挥毫写下几幅大字——“敏事慎言”“明月清风”“行稳致远”“厚德载物”。黑白的大字苍劲有力,刚柔兼具,力透纸背,这与王心泰从业之路有关。他从不拘泥于任何书法字体,而是集众家之长,自成一体。说是行草,但又有篆书的柔和流畅、楷书的端庄沉静。字体间,似有云在飘逸、水在流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2004年退休以后,王心泰就跟着儿子、女儿常居成都,先后在文殊坊、宽窄巷子作书法交流。2014年,其作品参加中日书画友好交流并获得奖状。

同王老回都江堰小住的还有女儿,据她介绍,“我爸常常在书房一呆就是半天,买纸常常都是装满车后备箱。”其老伴介绍,年轻的时候,就是看中王心泰字写得好,因为欣赏而爱慕后相伴至今。

已八十高龄的王心泰,家人和睦、生活平静,陪老伴打拳、摘菜,响应朋友邀约,喝喝茶。可沉静下来的他,依然最爱书法。“我还要继续写,争取再写好点嘛。”临别时,王老一句朴素言语道出了他毕生追求的执着!(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文化养老银杏街道把老年大学开到“家门口”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