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双拥工作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对象的广泛性。双拥工作的对象十分广泛,涉及军队和地方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阶层、各种团体。这种广泛性,决定了双拥工作需要广大军民共同参与,决定了双拥工作的各项活动必须符合广大军民的意愿。二是活动的社会性。双拥工作是处理军政军民关系的工作,它的活动内容带有明显的社会性。支持部队建设、安置转业退伍军人、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参加抢险救灾、处理军民矛盾都需要军民密切配合,这一特点决定了双拥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三是作用的多样性。双拥工作对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和军队建设起着服务保障作用。这种服务保障作用表现为多样性,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现实的,也有长远的。有些工作,如帮助部队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妥善处理军民矛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参加抢险救灾,直接显示出双拥工作的作用。而通过长期的、经常性的双拥工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和军队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影响和作用将是长远的,既能产生经济效益,也能产生军事效益。从政治上看,双拥工作能够在经济建设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就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军事上看,双拥工作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爱国拥军的积极性,保证部队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6.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我党我军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双拥工作都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双拥工作的核心是加强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军民同心,其利断金,在党的领导下,把军政军民的伟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军民同心同德干事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7.什么是军民共建?
军民共建是军队和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简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同驻地人民群众共同开展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活动。
8.什么是双拥模范城?
双拥模范城是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协调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并经过一定程序命名的先进典型,是当地党委、政府、驻军领导机关和全体军民共同的政治荣誉。
9.什么是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
创建双拥模范(先进)城(县、区)活动,是双拥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989年以后,在全国各地逐步得到推广。1990年12月7日,邓小平同志为双拥模范城(县)题了词。
10.为什么要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
把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政治热情焕发出来,把军地双方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高、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
军政军民团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特优势。双拥工作是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1987年,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经验交流会在佳木斯市召开后,为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活动,双拥工作由此进入全面创新发展阶段。创建活动就是在探索新时期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产物,其创建历程就是开展双拥工作的过程,其创建成果则集中体现了双拥工作的效果,是双拥工作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军民踊跃参与,先后命名表彰606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标志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战胜了前进中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乘风破浪、稳步前行。都江堰市曾3次被命名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城,目前正在争创四川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