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是都江堰市第六批对口帮扶工作队出发的日子。临行前,队员王文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向刚从ICU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岳父道别。1个月前,岳父因大腿软骨瘤住进了医院接受手术,恢复期间手术部位又发生严重骨折,再次接受手术,并因术后感染转入老年ICU病房进行了半个多月的抢救治疗。看出丈夫心中的愧疚和担忧后,妻子鼓励王文说:“父母和孩子有我在,我会把家里管理妥当,你放心去援藏吧!”在家人的坚定支持下,怀着对藏区人民的牵挂,带着组织的嘱托,王文义无反顾地向康定奔赴而去。
按照组织安排,王文在受援单位康定市自然资源局主要从事规划、土地储备以及用地保障等工作,同时作为工作队项目推进组组长,负责牵头推进都江堰市对口帮扶项目。王文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主动融入受援单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工作。
民族团结践行者
王文在原单位主要从事国土工作,根据受援单位安排,他需要从事的却是城市规划工作。他主动调整角色定位,恶补规划知识及操作规程,较快掌握了国土空间规划、私房建设用地指标出具等相关知识及业务流程,切实保障项目发展用地需求。
为充分发挥两地桥梁作用,王文主动向派员单位争取,每月分批派送2名年轻同志到都江堰市规自局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岗锻炼,力争实现受援单位年轻同志跟岗全覆盖。同时,他主动请缨,配合推进环保督查,对标生态振兴要求,积极参与矿山巡护、“三防一保”和民族团结进家庭等工作。
在对口帮扶项目实施过程中,王文需要平均每周翻越1次折多山,到折西新都桥镇、塔公镇以及折东麦崩乡协调督促项目进度,下乡累计行程约4万公里。期间,他主动放弃休假,积极参与麦崩乡青脆李销售推广。两年帮扶,他全力以赴、无私奉献,努力奋斗在援康一线,始终争做一颗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项目推动排头兵
帮扶期间,王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超常的韧劲,充分融入甘孜州委“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格局和康定市的“一二四八”工作部署,高效牵头完成22个对口帮扶项目。
经前期实地调研和征求多方意见,结合康定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项目实施过程中为招引到最合适的社会投资企业,充分保障当地集体经济及群众利益,王文坚持以政府基础设施配套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筑巢引凤、文旅兴康新模式,先后30余次陪同20余家意向投资企业到项目点位实地考察。从项目前期规划、手续办理、过程督导,所有手续一环扣一环,琐碎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没有什么空档期可言,王文总是冲锋在前、全程参与,强力推动对口帮扶项目落地生根。
对口帮扶结硕果
在王文的努力付出下,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终结硕果。2022年9月,拔桑二村社会投资项目试运营。拔桑一村社会企业投资的特色房舱和蛋屋于2023年“五一”节前试运营。
如今,在折多山下,一望无际的塔公草原,蜿蜒流淌的力曲河正以多元、丰富的旅游业态迎接八方来客。筑巢引凤、文旅兴康的效益初步呈现。在拔桑二村,一座崭新的“新都桥”呈现在眼前,新桥采用钢架结构,中央有一个大的“心”形,夜间将亮起五彩灯光,配套建设有风车、水车及部分沿河栈道,这是一座体现都康两地友谊的“连心桥”。
正如王文给孩子的期末寄语时所说,尽管援康经历存在辛苦和危险,也有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缺失,但看到3个示范村社会投资企业与集体经济达成一致合作意向并陆续入住,看到麦崩乡青脆李种植示范户拿到分红后脸上洋溢的喜悦,看到鱼通镇苹果试种基地乡村振兴项目顺利推进,他就倍感自豪。
王文表示,他将继续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第二故乡的家人们一起为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康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