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4/07/013491.html

等待处理…

一江春水润天府

——千位嘉宾着汉服沉浸式参与都江堰放水大典

点击量:31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水润千里沃野,春灌万家良田。4月5日,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以“上善若水·天府粮仓”为主题的2023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盛大启幕,千位观礼嘉宾身着汉服沉浸式参与放水大典,外国驻华大使、驻蓉驻渝总领事官员受邀体验治水文化。

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拥有着两千多年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独特风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早已成为一张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四川的重量级名片。

古法放水 一场穿越千年的视觉盛宴

放水节在一场大型音舞情景剧中拉开帷幕。第一篇章“上善若水·功在千秋”生动讲述了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堋江建堰,造福川蜀百姓的如烟往事。随后的行香典告、礼敬先贤、拜水祈福等环节掀开了第二篇章“饮水思源·祭祀祈福”。在大典主祭引领下,全场千名身着汉服的观众肃穆整装,先行“敬”礼,再行“诚”礼,缅怀先贤,感恩李冰。祭祀大典后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砍杩槎放水仪式,而这也是最后一个篇章“水利万物·润泽天府”。

“砍杩槎,放水啰!”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河心中的一群青壮年堰工举起利斧,奋力砍断岁修时筑起的杩槎上的竹索,数十名堰工齐力拉动绳索、放倒杩槎,瞬时岷江水奔流而下,犹如千军万马向天府平原浸润开去,浇灌川西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放水咯!放水咯!”灌区百姓奔走相告,纷纷向河水中投放活鸭,竹竿打水头,舀头水敬神,共同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此次放水节以“古法祭祀、古法截流、古法放水”为主线,将现代演绎与古代祭祀紧密融合,完整再现古法围堰、截流、祭祀、放水等环节,重现了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放水盛况,展示了川西平原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讲述了李冰父子带领灌区人民建堰治水的动人故事。

追溯放水节源头,清明正逢春耕农忙时节,成都平原春灌急需用水,便在渠首鱼嘴处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然后砍开拦河杩槎,引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都江堰放水节因此得名,并于唐宋时期渐成规制。而今,千年盛典重现,观众穿越历史长河,能深切感受到都江堰这座古城厚重的人文底蕴。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节盛况备受瞩目,今年采取券预约方式发出1000张现场观礼券,并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全球网友“云互动”,无论身在何方,都可以跟着镜头直击这场声势浩大的大典。来自湖北的杨亚萍现场目睹了放水节盛况,她说:“我是第一次来现场参加放水节,这是一场穿越千年的视觉盛宴,让我沉浸式体验到都江堰的古老和传奇,特别是穿着汉服追忆先贤治水的智慧与功绩,更能感受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

参与砍杩槎放水仪式的都江堰茶溪谷家庭农场总经理王小琴告诉记者:“作为‘新时代堰工’,参与拉杩槎、放水,沉浸式体验治水文化,感受都江堰千年的文化底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活动中,我还学习了秦朝礼仪,深刻地体会到礼仪之邦文化内涵和都江堰厚重的水文化底蕴,我也会继续弘扬都江堰建造者李冰及堰工们的工匠精神,投身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杩槎一开,碧波奔涌,从巍巍雪山上奔流而下的一江春水,自此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灌溉千里沃野。因为长期坚持一岁一修和清明放水的制度,2279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焕发勃勃生机。至2022年底,其灌溉面积已达1133.2万亩,承担着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等7市40个县(市、区)数千万人口提供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及其他综合用水的重任。灌区集聚了四川近1/3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四川1/3以上的国民经济总值,是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命脉,对四川粮食生产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

开放迎宾 助力“天府国际会客厅”建设

放水节现场,受邀而来的厄瓜多尔、泰国、马耳他的驻华大使,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以及波兰、智利、西班牙等17个国家30余位驻蓉驻渝总领事、领事官员及代表,亲眼见证、亲身体验了都江堰治水文化。

“我第一次来都江堰,亲身体验了清明放水节的盛典,场面震撼人心,真感慨和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巴基斯坦驻成都代总领事胡楠连连赞叹道。

据悉,4月4日,外国使领团就开启了都江堰之行,深度考察都江堰市投资环境,感受世界旅游目的地魅力。外国使领团先后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国际交流馆、融创文旅城、川西音乐林盘,深入了解都江堰市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历史文化传承、对外交流合作、旅游消费业态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马耳他驻华大使白瀚轩说:“我第一次来都江堰市,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第一时间爱上了这里。都江堰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都很有魅力,在了解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后,更是感叹古人伟大的智慧和勇敢,希望下次还有机会来旅游。”

作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重要的旅游功能区和天府会客厅,都江堰拥有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三遗之城”,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等殊荣,连续4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近年来,都江堰市围绕服务国家外交、对外开放和城市发展,在礼宾接待、友城交往、国际组织、外事惠民上下功夫,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友城、国际组织合作,打造“天府国际会客厅”和“国家主场外交特色承办地”,以开放营城的姿态走向世界。

活动纷呈 一场不留“遗”憾的放水节之旅

放水节当天,都江堰还举行了非遗展演暨民俗巡游系列惠民活动,灌区人民欢天喜地庆祝春灌,展示着都江堰本土特色传统文化,让游客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切身感受都江堰非遗的独特魅力。

上午8点,宣化门前,在战鼓、长号配合浑厚的音乐声中,城门徐徐打开,开城司礼官从城内迎出。待其宣读迎宾词后,巡游仪仗队列队于城墙下,庄重迈入古城,开始巡城……作为每年清明放水节不可缺少的“仪式感”,今年由市文体旅局、都投集团下属文旅集团联合打造的全新开城门仪式让市民、游客眼前一亮。“这个开城门仪式自带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们沉浸式感受到2200年前这座城市的辉煌与神秘。”市民罗雨馨说道。

据介绍,今年全新的开城门仪式以程式感、模式性、队列化为特点,重现了秦朝守城军队护卫古城举行队列仪式和迎宾仪式的历史情景。整场仪式将祈福傩面舞和大秦宫廷舞融为一体,使得仪式整体艺术风格既庄严隆重又透着迎宾喜庆。游客莫玉琼说:“早就听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很热闹,很有仪式感。今天到现场观看后,果不其然,真的很震撼。”

在今年的民俗巡游系列惠民活动中,还有一大亮点便是国潮汉服秀。古香古韵的灌县古城中,60位身着汉服的青年穿梭在长街古巷,沿着时光的足迹,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古风之旅。“穿汉服应该是当下年轻一代追崇的一种文化体验方式。刚刚我跟着这群汉服小姐姐、小哥哥在古城内逛耍巡游,也跟着他们用年轻的方式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故事,体验感非常棒!”成都游客杜婷婷说道。

在融创国际会议中心,灌县木雕、青城茶染制作、变脸、吐火、宋代点茶等非遗展示体验,为大家呈上特色传统文化盛宴。此外,现场还汇集绵竹年画、竹编等周边地区和重庆市特色非遗文化项目展示。在都江堰文庙,祭孔大典等传统文化深度体验活动也热闹上演,让各地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大放异彩。重庆游客王斌说:“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真的让人会有穿越感,穿越到古时候去感受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也让孩子近距离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不虚此行。”

在都江堰景区伏龙观广场,光明团结小学、灌州小学、聚源小学、中兴学校、柳街中学、李冰中学六个艺术工作坊代表亮相清明放水节,展现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成果。烙印传情、衍纸精美、陶艺奇趣、翰墨飘香、面塑生动、泥画质朴……“未来堰工”们将山、水、道、熊猫文化一一呈现给中外来宾。灌州小学五年级学生贾琳熙告诉记者:“在面塑制作熊猫的过程中,我增加了对大熊猫的了解,听到嘉宾的赞誉,很自豪,也更加热爱家乡都江堰。”

为挖掘都江堰古堰内涵魅力、城市烟火氤氲和历史文化底蕴,放水节期间还再现了“怀旧风”茶马文化,并精心策划“非遗手工亲子互动+非遗民俗文创集市”,实现逛遗产地、学传统文化、研学游园一体化,同时满足孩子和大人的好奇心,为游客带来了一场不留“遗”憾的都江堰放水节之旅。(本报特别报道组)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